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菌超标存隐患,人工色素危害大
儿童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 2012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刊记者 宿可伟

  在刚刚过去的儿童节里,好好犒劳一下孩子成为多数家长的首选。记者调查发现,节日期间儿童食品市场异常火爆,不少商家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被忽视,其中存在的不少隐患令人担忧。
  儿童节催热“舌尖经济”
  儿童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正在成为拉动“舌尖经济”的重要力量。儿童节期间,不少西餐馆、餐饮店、零食店和大型超市针对儿童节推出了亲子活动和优惠促销。一些店主告诉记者,在他们的销售额中,至少有2/3是被儿童拉动的。
  记者走访了解到,西式餐厅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都推出了“儿童套餐”、“家庭套餐”等,并准备了一系列亲子游戏和益智活动等,为了抓住孩子的胃,可谓绞尽脑汁。在各大超市,儿童节和周末两天里,糖果、果冻、巧克力、饼干、薯片等儿童食品纷纷推出买赠、抽奖、亲子体验等,一些奶粉产品也加入其中,大搞优惠促销。
  此外,部分进口食品也来抢占儿童节市场。一家超市经销东南亚特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少家长在儿童节期间给孩子开“洋荤”,进口糖果、果冻、果脯等很畅销。
细菌超标成安全杀手
  儿童食品越来越受欢迎,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儿童节前夕,江苏、深圳等多地质监部门对当地儿童食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公布的结果显示细菌超标问题尤为突出,个别食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的15倍、31倍。
  据了解,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食品专家表示,空气是细菌传播的媒介,特别是相对封闭的食品生产车间,由于人员流动、货物进出、湿度偏高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空气细菌总数急剧增加,而造成食品二次污染。
  对此,专家提醒,夏季高温期是食品腐败变质的高发期,细菌等微生物污染成为儿童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不容小视。
人工色素影响儿童发育
  儿童食品添加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最普遍的着色剂更是被广泛质疑。记者调查发现,儿童食品已成为“染色”重灾区。
  记者在超市随便拿起一包花花绿绿的果冻,从配料表中,记者看到了日落红、柠檬黄、日落黄等人工合成色素,据调查,市场上几乎每一种儿童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人工着色剂。部分果冻、软糖和膨化食品中,配料表里的色素达到了四五种。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颜色比较鲜艳的食品往往更受小朋友喜爱。
  专家介绍,食品着色剂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色素两种。天然色素相对较安全,但易受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颜色不稳定。而人工色素价格低廉,染色效果好,更受生产商的青睐。但人工色素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周期长,会加重肝、肾、脾的负担,尤其对儿童而言,潜在的危害很大。
  医学专家指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若长期过多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极易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思想叛逆、行为过激等。因此,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多吃天然食品,不要购买颜色太鲜艳、味道太香浓的加工食品。
选购儿童食品要“四看”
  针对儿童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消协部门发出消费提醒,选购儿童食品时要做到“四看”:
  一是要看食品包装上有无“QS”标记。QS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并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
  二是要看食品包装上有无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无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模糊不清的食品,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以免购买到食品安全无保证的产品。
  三是要看食品包装上标注的配料表,了解清楚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防止购买到不适合自身需要的食品。
  四是要看食品包装袋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漏气,则不宜购买,因为漏气的包装袋内的食品,不能保证标注保质期的时效。
  ▲儿童节期间,各地工商、质监部门加大了对儿童食品的检查力度。(新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