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驾照“战争”
一张驾驶证背后的故事
  • 2012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学车就像是打仗!”,拿到驾照的“过来人”对这句话体会尤其深刻。如今,学车的人前赴后继,驾校人满为患,以往每辆车上4个学员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8个、10个、12个、甚至更多人一辆车的壮观场面随处可见,由此也引发了诸多让人无奈的问题:被迫早起早到、抢桩位、想方设法巴结教练、时不时就要“破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驾照“战争”中,学员、教练、驾校之间的博弈成为如今学车路上必不可少的插曲。
  □韩杰

凌晨起床
  2011年11月15日,刘洋从梦中惊醒时,窗外还是漆黑一片。自从三天前凌晨3:00起床之后,这几天早晨她都会在这个时间醒来,并且每晚都做着光怪陆离的梦。昨天晚上她又做梦了,梦到自己驾照科目二考试没能通过,随后就被吓醒了。“梦都是相反的”,她在心里安慰自己一番之后,又躺下眯了一会,再有2个小时就该起床去驾校,“又是辛苦的一天。”
  刘洋自从学车之后,每天早晨要比平时早起两个小时。由于练习场地离市区较远,所以她必须在早晨5点起床,这样才能赶上6点第一班公交车,几经周转赶在8点前到达驾校。
  而这样的辛苦,大多数学车人都有切身体验。在科目二考试前一天晚上,陆飞一晚上没合眼,“想到明天的考试就睡不着”。但在这批考试的十人之间,他是练的较好的,教练都说“没问题”。但他觉得这是教练安慰他的话。陆飞和刘洋是同一辆车上的学员,刘洋凌晨3:00起床的那个早晨,他也差不多同一时间钻出被窝,因为那天要去考场“适应场地”。那天早晨5点不到,陆飞就来到了黄河大桥收费站南边的考场,教练车早已等在那里。此时室外温度在零下3度左右,昏黄的路灯下站满陆陆续续赶来的考生,搓着手、跺着脚在一起窃窃私语。难以忍受寒风侵袭的陆飞挤到自己教练的车里,迷迷糊糊等着7点考试场地开门。
  这一切都因为要“抢桩位”。
场地“火拼”
  7点整,考试场地准时开门。大门开了一米左右的空隙,率先将等待的人群放进去。等人群放行结束时,大门才完全敞开。这一下子“炸锅了”。排在第一位的车辆,一脚油门就飞出很远,后面车辆引擎怒吼着紧随其后,在狭窄的走道里,教练车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而这一切都因为要“抢桩位”。
  位于黄河大桥收费站南的考试场地上只有7个桩位,谁先占到桩位谁先用。但在当天“适应场地”的车辆却有近百辆,典型“僧多粥少”。
  “打起来了!”
  在科目二的考试场地上,“武斗”之事时有发生。
  陆飞从车上迷迷糊糊被吵醒之后,亲眼见证了这充满闹剧性的一幕:经过一番“火拼”,“鲁A××学”幸运地抢得最后一个桩位。就在这辆车刚刚停下来之后,站在桩位内的几个学员却告诉车上的人,这个场地是他们占的!但教练没有理会——“适应场地”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定,那就是以“车到”为准,而非“人到”。双方言语不合,“文攻”变成“武斗”。最后教练凭借好身板,几个回合内就将对手“KO”。
  不一会,警察来了。被“KO”的选手显然没有遵守“江湖规矩”,最终选择了报警。经过双方调解之后,教练给对方赔偿了医药费,事情也就不了了之。陆飞告诉记者,为了抢桩位,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抗不过“关系”
  除了面临考试场地等问题外,学车及考试时间无法平均分配等现象依然严重。
  李晓峰是济南西外环一家驾校的学员,在2011年8月科目一考试结束后就一直在等待上车,一等就是两个月。直到10月,他才终于接到上车通知。但即使上车之后,他的学车之路也未一帆风顺。就在“倒桩”项目学习中,李晓峰换了两个教练。刚开始上车时,他跟随第一位教练,一上午能练上20分钟,但和他同车一位学员却能练1个小时,这让他觉的很不公平。“交一样的钱,为什么别人练车的时间就比我长?”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无意中就对那位学员说了句:“你看都练出汗了,不累啊。”就是这一句话让他捅了“马蜂窝”,教练在那天上午练习结束后告诉他:“你去找校长吧,换个车,我教不了你。”后来他才知道,那个每天比他练车时间长的学员,是那个教练的亲戚。
  想尽办法“走后门”
  “关系户”很吃香,所以没关系的学员就会想办法拉关系。其中最直接的就是找教练“走后门”。换来的是能多练上一会,或者是少挨几顿骂。
  在整个驾校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请教练吃过几次饭,大多是在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单独将教练约出来,偶尔“师娘”也会到场。李晓峰告诉记者,若把这些请客吃饭的钱算在内,他的学车成本还得再加上1000元。除了专门请客吃饭,平日学习中,中午大家还会经常跟教练一起吃饭,但这些费用一般都是由学员共同承担。
  想讨好关系,吃喝是一方面,另外还得送东西,最典型的是送烟。而李晓峰在参加完科目二考试的“谢师宴”后,在出租车上对司机抱怨学车的辛苦。司机问他,得两条“玉溪”吧?李晓峰前几天刚给教练送了一条“玉溪”。但他知道,在随后科目三的学习中,还有一条在等着他“孝敬”。在驾校里,许多教练抽的都是21元一包的“玉溪”。据了解,教练这个行业平均工资并不算高,但很多教练抽的烟却都很高档,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蓝卡”拦不住“规矩”
  不规范的行为如此之多,学员们只能默默接受。难道没有监管吗?答案是有,但却形同虚设。
  在济南所有的驾校报名时,驾校工作人员都会给每个学员发一张蓝色的“考前承诺考后回访卡”,俗称为“蓝卡”,在每个学员结束最后一项考试的时候,将统一交给车管所保管。在蓝卡上学员将填写所学车的车牌、教练的姓名、对培训是否满意、是否收受学员的礼品等。
  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蓝卡”所发挥的监督作用并不大。
  刘洋与陆飞考试前一天,教练要求他们将身份证、暂住证、蓝卡带来,收集了考试学员的身份资料之后,教练让他们开始填写蓝卡。几个学员全都按照同一规格填写:对驾校及教练是否满意?是;教练是否收受学员的好处?否……教练“审查”一遍之后,将“蓝卡”统一放进了车里。
  除了“蓝卡”监督之外,在考试开始前,车管所的工作人员也会向在场的考生告知相关的监督事宜,比如在考试结束后,学员若遭遇到教练的“不规范”行为,可以拨打车管所的监督电话或者是发邮件投诉。但据记者了解,几乎很少有学员在拿出驾照后投诉的,“反正都已经拿到驾照,无所谓了。”陆飞告诉记者,毕竟这段时间跟教练也有了感情,教练的辛苦大家都能理解,吃个饭、送条烟都不算什么了。
  “胜利”后的失落
  等拿到驾照时,事情终于要告一段落。
  2011年12月23日,104国道长清考试路段。与其他欢呼鼓舞的人不同,李晓峰心里有些失落。他在走下考场那一刻,心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他曾无数次地幻想,在考试通过之后欢呼雀跃的神情,但等真正到了这一刻,他只想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在整个驾校学习的过程中,他经历过不公平待遇,也经历过学车的艰辛。当晚的“谢师宴”他本不想去,但最终还是出现在酒桌上。酒足饭饱后教练向在场的学员说,你们要是有朋友学车的话,可以推荐给我。“教练每个月会有一定招生名额,推荐给自己教练,能换来的好处就是朋友可以尽快的拿出驾照。”李晓峰不知道以后再有朋友学车会不会真的推荐给教练,但与自己的遭遇相比他觉得这样或许也不错。
  李晓峰最后一次去驾校的时候,是去拿驾照。驾校里的一切都是老样子,唯一变化的是又换了一批新面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