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身就忘”不是啥毛病
  • 2012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更多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转身,一扭头,一进门,总觉得自己忘了点什么,死活想不起自己刚才正要干什么,说什么,写什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如电影《黑衣人》中演绎的,你刚才的记忆被偷走了?
  “神奇之门”切断记忆
  美国圣母大学的加百利·雷万斯基等人在2011年发表过一项研究报告,称的确有一个使人遗忘的“神奇之门”,仅仅是穿过一扇门,就会诱发人遗忘刚才的事情。而大脑忘掉刚才的事情,只是为了更好地记住下一步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雷万斯基等人的实验中,参与者在电脑前控制一个人物在虚拟空间里走动。人物需要穿过一扇门,才能到达另一间房间里的桌子。当人物刚经过一扇门,程序会让参与者对他们正拿着或刚放下的物品做出判断,记录他们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实验结果显示:穿过一扇门后——不管这是一扇虚拟或真实的门——参与者对物品的回忆,反应会更慢,准确率也更低。
这扇神奇的门是什么
  当你查到电话号码后立刻拨号,拨号后又立刻忘掉时,这时你用到的是“工作记忆”。这个记忆很快会被遗忘。但如果你有意对这些信息进行巩固和加工,它就有可能进入能保存更长时间的“长时记忆”。
  这扇诱发遗忘的门又被称为“事件的边界”。尽管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我们的感官,我们却会自动地把这股信息切分为一个个片段,把“正在发生的”和“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分开。而在这些边界处,我们的“工作记忆”会自动“更新”,以便腾出地方处理下一件事。
大脑故意“切割”事件
  这扇门正在起到一种“切割”作用,而“事件切割”对于记忆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事件的边界处,大脑会清空“工作记忆”,让你遗忘;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事件,边界处的大脑会迅速建立新的心理模式,此时注意力会增强,认知会更活跃,此时接收到的信息也会更好地被加工,从而可能成为“长时记忆”。 
“遗忘”有利节省资源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这种划分能力,能够让人把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当做一个组块来处理,从而节省认知资源。当工作记忆不断更新,你便能够更专注于当下的情景,不受之前那些信息的干扰。尽管偶尔会出现这么一点“忘记自己之前要干什么”的小故障,这种遗忘仍是件有好处的事。
  借用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一句言———“少就是多”,不必苛求人的记忆会事无巨细地记录你生活的每个点滴,它正在用它的方式,给你创造一个高效而得体的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