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莒县68岁村民刘春江“弹奏”美妙乐曲
刻瓷27年,千余件作品问世
  • 2012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更多
  ◤刻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能有任何分神。
  一件作品要经过千万次的敲凿,而力道过重的一刀,就能导致瓷盘破碎。
  刘春江的部分作品。
  文/本报记者 彭彦伟 片/本报记者 冷炳豪
   “嘭”、“嘭”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从莒县寨里河镇上麻峪村传出来,宛如一首美妙乐曲,“乐曲”的弹奏者是今年68岁的刘春江。41岁时,他“偷”学了刻瓷手艺,这一刻就是二十多年。
  6月19日下午,在寨里河镇上马峪村的一个院子里,刘春江坐在一张四方桌前,上身一件军绿色短袖,下身是西裤,脚上是皮鞋,一副老花镜架在鼻梁上,左手扶着小刻刀,右手的小锤子轻轻敲打。
  说起当时学习刻瓷还有些不好意思。1992年,41岁的刘春江带着孩子到外地参加艺考,孩子考试时,他在学校附近溜达,看到一位艺人正在刻瓷,没想到这一眼,让他与刻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轻时候就学过采石的手艺,自己也经常制作一些小的艺术品。”刘春江说。但41岁又开始学习一门新手艺,难度可想而知,“那一眼就喜欢上了,一定要学到手。”刘春江说。
  无师可拜,刘春江就偷偷学,看明白了人家用的原料和工具,弄明白使用方法,自己回去后再仔细琢磨。刻瓷与刻石头不一样,刻瓷是个细活,稍不注意就会敲破瓷盘。“有时候破碎的瓷屑打到脸上出血是常事。”刘春江说。
  从一开始刻简单的图案,到现在能刻国画、书法、人物等6个系列的作品。20多年的时间,刘春江就与刻刀和瓷盘一同舞蹈。“我的作品是为了展现日照风采的。”他说。
  27年,刻了一千多件作品,现在刘春江的床底下,慢慢堆积的都是刻好的瓷盘。“怕碰碎了,就堆在床底下了。”他说。
  “刻瓷,坐不住就刻不好。”刘春江说。他告诉记者,刻瓷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能有任何分神,“一不注意就会把盘子敲碎了。”刘春江说。刘春江的耳朵里,塞着一团棉花,“防止噪音。”他说。
  这门“偷”学来的手艺,刘春江并不担心失传,他的孩子现在都能刻了,而且有个城里的年轻人经常跑来跟他学。”刘春江说:“只希望刻瓷能一直传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