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阴的故事
  • 2012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张宇

  15年了,香港于我们而言已不再是地理坐标上的意义。在你来我往中,我们深切感受着双方的进步与共赢,也领略着失去的伤感和无奈,如此之近。
  回归之时,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四大天王”尚处于巅峰时期,而如今,他们已经进入了怀旧的年纪,有的已处于半退休状态。光阴中总是充满故事,但在光阴的流淌中,总有些东西留了下来:哪怕曾从巅峰处滑落,香港人的乐观、拼搏、永不言败让人相信努力总是美好的。
  武打片、黑帮片、赌片、喜剧片、恐怖片……我们曾惊诧于港片的百花齐放,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998年港片骤减到85部,香港影人在经历了认同危机、市场恐慌和内外抉择的回归后,2003年联手内地的资金、同行开始了“救市”探索,如今两地电影人的合作沟通日益圆融。也许合拍片中不再有纯粹的港味,但香港电影的气质与个性总会从其中的某个部分流露出来。
  像香港电影人一样,近年来,香港明星、音乐人等北上成为潮流,他们抱着开放、求变、进取的心态,在内地安全、稳定和丰富的环境中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自我精神维度下务实、灵活、勤奋、乐观,他们给了内地人最具象的香港精神:天王刘德华的勤奋和敬业像他的笑容一样,二十多年如一日;许鞍华的电影坚守本土文化,洋溢着浓浓的香港情怀;谢霆锋在北京、上海都开了PO制作公司,香港新生代明星的进取精神尤甚……当然,在香港,还有一批纯文学作家愿意用笔和心灵探讨现代城市人的生存意义;还有国际诗歌盛会吸引诗人群聚于此,为诗歌的使命奔忙……
  15年匆匆而过,谁都不能钻进过去与时光作对,更不能阻止光阴的流淌。借用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做“香港回归15周年文化娱乐纪事”,不是伤感,不为怀旧,只是想借光阴中发生过的故事知道我们曾身处何处,将要面对何方。不管多少年,香港如何繁华和商业化,愿这颗东方明珠仍然拥有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明丽底色,唯精神不倒,才有滋养文化的土壤。
  祝福香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