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传承人高水旺:
唐三彩制作技艺可能再次失传
  •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新华社8月5日专电(记者 马曹冉 郭翔)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未来唐三彩制作工艺真的有再次失传的可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显得忧心忡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唐三彩,高水旺带着他的唐三彩作品来到长春参加第七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也想借这个机会物色几个徒弟。
  尽管唐三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唐三彩技艺的传承依然难度很大。“历史上,唐三彩在宋末元初就失传了,直到清末修建陇海铁路,出土一批唐三彩后这些国宝才重见真容。”高水旺介绍道。后来,经过洛阳南石山村民间艺人多年探索,刻苦研制,生产出类似于出土文物的复制品,才得以使失传千年的中华宝贵艺术得以传承,“洛阳唐三彩”称谓也由此而来。
  高水旺介绍说,唐三彩的制作曾经经历了一段粗放发展的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制作唐三彩的工厂作坊发展到300多家,但由于质量参差不齐,销售途径混乱,许多农民沿路搭摊设点,沿街叫卖,使当地的唐三彩产业受到很大打击。现在大量的小作坊小工厂倒闭,只有30多家企业还在生产唐三彩。
  与上世纪80年代末不同,现在留下的唐三彩工厂基本只生产精品唐三彩,这些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复杂。尤其是仿古唐三彩,需手工制坯和两次烧制,最后还需埋入土内做旧,生产周期长,良品率也极低。“像我做的这个骆驼,平均烧20件有一件良品就算不错,所以好多人现在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说。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招收一个年轻工人非常好找,90年代之后一直到现在,招工非常难,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高水旺说起招工难来一脸惆怅,“现在工资一涨再涨,但是也留不住人。”高水旺有几个年轻徒弟,也都做得很不错,可是其中有几人已经改行了。
  “我觉得像唐三彩这样的民间工艺都是山花野菜,生命力都很顽强。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热爱这项事业,少一些浮躁,少一些急功近利,将这项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高水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