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是真正的“英雄”?
  • 2012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戴永夏
  报载,北京的女白领中,近年来兴起一股吃虫风。“白白胖胖的竹虫,没有翅膀的水蜻蜓,极像小蒜瓣的蜂蛹……这些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有点恐怖的虫子,如今却成了京城一些女白领的最爱。”她们还自封为“吃虫族”,“高喊着‘吃虫吃虫,天下英雄’的口号,游荡在京城每一个有虫吃的餐馆里”,向世人大展其“英雄本色”。
  看了这样的报道,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深为女士们的吃虫壮举所折服。比起那些扭扭捏捏、娇娇滴滴、见了虫子大老远就大呼小叫、两腿打颤的弱女子来,这些“壮士”确实勇敢得可爱。如果把她们称作“勇士”,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因此就成了“天下英雄”,那就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了。因为女士们的吃虫,充其量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与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治国兴邦、指点天下的美德或伟业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自我调侃一下倒也无妨,但认真理论起来,差距就大了。
  那么,有没有“吃虫英雄”呢?我认为是有的。不过,他们吃虫一不为美食营养,二不为捞取虚名,而纯然是为他人着想或为百姓谋利。这样的“英雄”,自古就有。
  居住在我国广西地区的仫佬族,每年六月初二都过“吃虫节”。节日这天,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虫回家做着吃。据说这一习俗,是为纪念一位叫甲娘的妇女。她在当地连年遭受虫灾、庄稼严重歉收时,毅然带领大家到田里捉虫吃。从此害虫减少了,庄稼获得了丰收。人们为了纪念她,为她修了“吃虫庙”,每年都过“吃虫节”。应该说,甲娘才是活在百姓心中的“吃虫英雄”。
  类似例子,在帝王将相中也找得出来。
  贾谊在《新书》中讲了一件楚惠王吃虫子的事:有一次,楚惠王进餐时吃到一条蚂蟥,他硬着头皮将蚂蟥吞到肚中,遂生病不能进食。属下问他为何得病,他说:“我吃饭时吃到一条蚂蟥。我若追究此事而不对有关人员治罪,便有损法律的尊严;如果追究并加以惩处,那么厨师等一干人统统要被杀掉。我不忍心这样做,又怕被人发现说我不依法律办事,所以就偷偷将蚂蟥吞进了肚里……”楚惠王此举既想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保全仆役们的生命。在这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他宁可自己吞吃虫子生病,也要“两全其美”。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楚惠王的遵纪守法和仁德胸怀。这在封建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因此他可算得上君主中的“吃虫英雄”了。
  《贞观政要》中也有一则唐太宗李世民吃虫子的故事:贞观二年,京城长安一带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一天,唐太宗出外视察庄稼,从爬满蝗虫的庄稼地上捡起几只蝗虫,大声对它们说:“庄稼是百姓的命根子。你们把庄稼吃光了,这就害苦了百姓。百姓有什么过错,全由我一人承担。你们若有神灵,就啃食我的心吧,不要再坑害百姓了!”说着就要吞吃蝗虫。左右忙制止说:“皇上不能吃,这样要生病的!”太宗说:“我这样做,就是希望老天把灾祸转嫁到我的身上,还怕什么生病!”于是一口将蝗虫吞了下去……历史上的唐太宗是一位英明君主。他的英明,不但表现在南征北战、治国安邦、运筹帷幄、决策千里上,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当他看到京畿遭灾、百姓涂炭时,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心急如焚。他冒着生病危险,吞食蝗虫,看上去有些幼稚,甚至有作秀之嫌,但却生动地表现出他体察民瘼、关心百姓的亲民思想和屈己利民的宽广胸怀。谁能说这样的人不是百姓拥戴的英雄呢?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之名贬值、泛滥的时代。曾几何时,“英雄”的桂冠被社会上的一些残渣余孽窃取,考零分的被誉为“白卷英雄”,打砸抢的被封为“造反英雄”……而真正的英雄却成了反革命、阶下囚。由此看来,在某些时候,识别英雄比崇拜英雄显得更为重要。这,又岂止是“吃虫英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