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乡愁
  • 2012年08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隗筱然
  最近,国内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说是收视率很高,于是忙里偷闲,上网一睹为快。看完之后,我对先生说,我有种想哭的感觉。想起在婚礼上,司仪问我:在美国平时在家吃中餐还是西餐?我回答说当然是中餐,走到哪里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胃”。平日和国内除了感情上的牵挂外,就是我的一日三餐无不向往着只有在家中厨房和泉城的美食街才能闻到的诱人香味。可惜我们从小忙于学业不谙厨艺,就是照着菜谱也做不出可口的中式菜。
  这部纪录片让我也想起了一位旅美华侨的一条微博。他说,不得不承认,出国以后,有时候我的心也许并不是那么爱国,但是我的胃却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他还调侃说,西餐的味道无外乎两种,一种吃起来像屎,一种吃起来像糠。我对这条微博记忆深刻,因为感同身受。
  我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吃有着如此深入的研究和挑剔的味蕾。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你很难听到哪个老外说不喜欢吃中餐,却很难听到哪个中国人说喜欢外国菜。一个曾经到过中国的美国朋友对我说,他在中国吃的中餐很不一样,那里没有左宗鸡,没有宝宝盘,甚至没有签语饼。记得白岩松在耶鲁演讲时说的一句话,他说:“我敢肯定,在美国最好的中餐馆,在中国也很难卖出好价钱。”我也常常感叹,那些风靡美国乡村城市的中餐馆,是怎样糟蹋了中国菜的美好形象的,那些油炸的、清水煮的、浇上了甜酸汁的鸡翅、肉块、西兰花,让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食材、辅料甚至作料运用的中餐,都失去了它原有的独特魅力。但是看着那些老外们对着那一堆酸酸甜甜的油炸西式中餐大快朵颐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味觉的基因,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适应、固化,已经相当难以改变。人们在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的时候,也在其中寻找着来自民族和故土的味道。那些符合自己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就会被认可并且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比在美国好吃的原因。所谓“好吃”,大概就是味蕾的文化认同感吧!
  我想,这大概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感动我和其他很多人的地方。有人评论说,它是近几年来最成功的爱国主义纪录片。对于身处异乡的我看来,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这次回国,妈妈毫无意外地又给我做了辣子鸡和糖醋鲤鱼。这是我每次回家一定会吃到的美味。尽管美国的鸡肉和青椒更大更新鲜,尽管美国也能买到产自镇江的香醋,尽管做菜的工序一道不差,我们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妈妈的味道。也许因为妈妈做的菜里,有一道作料叫做亲情,有一种味道叫做家,还有一种历久弥散的香气,叫做乡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