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奖背后危害多
  • 2012年08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李志刚

  一朝成名天下知,已经成为奥运冠军们固定的生活剧本。
  对于这种一夜暴富的情景,中国老百姓并非不羡慕,却谈不上忌妒。奥运冠军为了国家的荣誉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他们得到相应的奖励无可厚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笔钱到底出在哪儿,如何分配,是否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制约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呢?
  显然,谁也不知道这些巨额奖金的来龙去脉,各方面一边高调砸钱,一边又把内幕捂得严严实实。即便如此,运动员奖金被克扣或奖金分配陷入争议的丑闻仍然比比皆是,比如当年李矛、李玲蔚对李永波的指控风波,再比如于芬对中国跳水队内幕的“揭露”,这两件事虽均不了了之,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有人已经指出,所谓的“专项资金”因为不透明不公开,极易出现浪费腐败等情况,诚然如此。
  据知情人士透露,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奥运会之后的奖金申报环节,都是由各管理中心统计填报,然后上报体育总局审核,再报财政部门下拨钱款。一旦某个管理中心或者体育总局监管不严格,甚至有意纵容,多报、谎报、瞒报行为便极易蒙混过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针对奥运奖金分配的审计却形同虚设,体育奖金发放额度一般很高,涉及体育系统内方方面面,同时内部监管力度薄弱,透明度又不够,分配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导致的分配不公,这不仅严重影响教练及管理人员的合作关系和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温床。
  中国人登上奥运冠军奖台后“一飞冲天”,命运乾坤大挪移,很容易让人感叹,这荣誉就是“升官发财”。事实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众多奥运冠军,大都没有把人生躺在一块金牌上来过。冠军只是自我实现的一种经历,更多标志着成就自我的生命意义。事实上,物质奖励虽然是对运动员成绩的肯定和认可,但是绝不能将金钱激励功能扩大化,更不能只片面运用物质奖励的方法。如今国家、地方以及企业层层物质奖励,大肆吹捧奥运奖牌获得者,这种做法将会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不利导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