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谚民俗
白露到栗子咧嘴笑
  •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马洪利
  “白露到,栗子咧嘴笑”。白露之时,板栗成熟,“栗蓬”(带刺的板栗外壳,酷似浑身是刺的刺猬)自然裂开,露出果仁,好似正在呲牙咧嘴地欢笑着。这正是“白露时节板栗香”,说明“开竿”打栗子的收获季节到了。


  “白露忙碌碌,板栗香酥酥”。我的家乡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最南边,地处泰山西北脚下,是长清的“板栗之乡”,拥有以“黑又亮”为主的“泰山明栗子”过万亩。在满山遍野的栗子树林里,有两搂粗过百年的老栗子树,也有几十年树龄的中年板栗树,还有新发展起来的、十年左右的新资源栗子园。
  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种补养治病的保健品。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尤其是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养肾之果”。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家乡的板栗因其独有的风味和口味而远销海内外,成了山里人发家致富,用栗子换票子的主要经济来源。
  板栗的吃法和做法很多,色、香、味、营养俱佳的“糖炒栗子”和“鸡刨栗子”是市面上的名吃。通常的做法和吃法还有“干炒板栗”、“鲜煮栗子”、“栗子窝窝头”、“板栗鸡菇汤”、“香酥栗子饼”、“栗子糕”、“栗子煎饼”等等。板栗有早熟、中熟、晚熟三个系列,尤以早熟的“黑又亮”品种最好,这种板栗果的外皮黑中发亮,有“原生态老品种”的踪迹,煮熟之后其色堪比刚刚煮熟的柴鸡蛋黄,金色艳丽,香气逼人,让人有垂涎欲滴的感觉。然而,却是栗子好吃“刺”难防,特别是在采摘板栗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被满身是刺的“刺猬(栗蓬)”给扎伤。特别是用长竿子敲打高大栗子树的时候最不容易,必须戴上草帽、安全帽或头盔,以防被高处落下来的“栗蓬”刺伤了眼睛。
  白露一到,北方的气温开始转凉,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草木上出现露水。这是天气从暑热转向寒秋的一个分界。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节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挂满杂草的串串露珠,光彩夺目,晶莹欲滴,恰如串串迷人的珍珠。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节气。我国古代将白露节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节气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白露的含义,《孝经纬》解释说:“言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节候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时炎热的秋老虎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寒冷起来,一般不会再有酷暑天气了。民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不宜再赤膊赤脚、短裙短裤地贪图凉快,更不能再袒胸露乳、现肩裸背地充当膀爷了,开始穿长衣长裤了,故有“白露白露,身藏不露”之说。
  自古以来,关于白露的谚语就很多,而且非常有意思。当然,有关“白露谚语”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专门形容“露水情形”的,比如:“白露白露,露珠遍路”、“白露湿漉漉,草上挂露珠,树上滴水珠”等。因为白露节气期间,秋意渐浓,天气日渐凉爽,气温日较差加大,早晚凉,中午热。所以,也有特地说明“气温变化”的谚语,比如:“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过了白露节,早寒夜冷中时热”、“白露在中秋,早晚凉飕飕”、“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等等。
  还有一些表述农作物收种和生长状况的,例如:“白露高粱秋分豆”、“谷到白露死”、“处暑高粱白露谷”、“不到白露不种蒜”、“白露早,寒露迟,春分的麦子正适宜”、“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等等。
  另外,更有许多描述天气变化的气象谚语,比如:“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露水见晴天”、“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露水见晴天”、“旱天无露水”、“风大夜无露”、“处暑难逢十日阴,白露难逢十日晴”等等。
  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易使脾胃机能失常。加之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尚未从夏季的虚冷状态转变过来。此时若贪食生冷、瓜果,则会使脾胃受损而发生腹痛腹泻。防治脾胃受寒,最为重要的就是腹部的保暖了。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都已不合时宜了。特别是老年人,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轻柔、松软、保暖性强的材料。还要注意夜晚保暖,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也会引起腹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