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的剃头匠
  • 2012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师承瑞
 
  在我童年斑驳的记忆里,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剃头匠印象深刻。剃头匠有一副扁担挑子,扁担的前头是一把凳子,上面放着剃头工具(有剃头刀子、剪子、梳子、磨石和荡刀布等,用一块方布包着),扁担的后头是一只炉子,上面放着一个铁洗脸盆,盆沿上搭块手巾。在我们那儿称做“剃头挑子”,有个民间谚语叫做“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这么来的。
  剃头匠一般是春夏秋三个季节出来,冬天太冷不好在街上摆摊,如果剃头就把剃头匠请到自家去。剃头匠每到一个村,就在村子里来回转悠两圈,边转悠边吆喝:“剃头啦,有剃头的么……”,只要有剃头的他就停下来,选个合适的地方支上摊子就开始干活了。
  村里来剃头的人大都是中老年人,因为他们都剃光头,好剃。剃头匠让来剃头的人先从自家或附近农户中端盆水来,有热水更好,倒在他的铁盆内烧上(烧炉子用的是木炭或焦炭)。然后让来剃头的人坐在凳子上等着,等水烧热后先烫头,要烫透,这样剃起来不疼,也好剃。头烫好后,剃头匠挽挽袖子,荡荡刀子,开始剃头。要从前头往后剃,也就是逆着头发长的方向剃,把头皮上刮得干干净净,锃光瓦亮,然后再刮胡子和刮脸。村里人的头都很难剃,原因是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困,舍不得花钱剃回头,一拖再拖,等头发长得实在不剃不行了才去剃,有的还因为自家或者家族有大喜事时要剃剃头。头发长得乱,胡子也是如此,自己懒得刮,有些人也不会刮(那时候没有电动刮胡子刀,要刮也是自己用剃头刀刮),只好等着剃头时一起刮了,你想想能好刮吗?所以,剃头是个技术活,既要剃好又不能剃破,这个活一般人是干不了的。如果剃头匠隔的时间较长才来,剃头的人就多啦,要挨号等候,这也是当年乡村一景。小青年大都不让剃头匠剃,因为他们嫌剃头匠剃的头土气,都是到县城的理发店里去理个时尚一些的头型。
  剃头匠的人缘很好,就是不剃头老人听到吆喝声也喜欢聚拢过来聊聊天,剃头匠边剃头边拉呱,把他知道的各村的事一一说给大家听,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如果剃头匠很长一段时间不来,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就会到处打听。
  我父亲剃头的技艺很高,小时候我们弟兄几个的头都是由他给剃,也不知他是跟别人学的还是自学成才,我从未问过。反正是我们长到十多岁从未花钱去剃过头。
  要说最难剃的头还是孩子的头,他们看见剃头刀就害怕,哭着闹着不让剃,这时大人就会将孩子摁住,或拿块糖哄着让剃头匠洗头剃头,有的孩子剃多长时间哭多长时间,你说难剃不难剃啊!还有更难剃的头就是死人的头。人死之后,家人要请个剃头匠到家里来给其剃头,死人筋骨僵硬,也得先洗后剃,还要剃好,这就需要家人帮忙,真是个难剃的头啊!给死人剃头收的钱格外多,对剃头匠来说也算是一种美差。胆小的剃头匠干不了这活。
  剃头匠虽然已成了历史的记忆,但我每次回故乡时仿佛还能听到那熟悉的剃头匠的吆喝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