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数外垄断的时代过去了,学生可以更多元发展
有色彩的科目不再是摆设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精彩的课程内容也更加吸引学生。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记者 丛书莹 杨万卿
  潍坊中小学将各班级的课程表放到网上,接受社会监督,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记者看到课程表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像活动课、安全课等。对于这些改革,有两位多年教龄的老师感叹,课程表的变迁代表了时代的发展,那些只有语文和数学、一位老师兼任很多课程的时代已不在,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学习生活
更有色彩了

  “原先只有语文和数学,现在的课程非常丰富,一些原先只是摆设的课程,现在实实在在授予了学生”。对于课程设置,授课32年的张老师,道出了他的看法。
  张老师高中毕业后就做了一名农村小学老师,他1981年参加工作,据他回忆,那时真正开设的只有语文和数学。虽然在课程上设置了自然、音乐等科目,但是实际只上应试的科目,而且那时应试的科目只有语文和数学。张老师说,现在丰富的课程是那时候所不能匹及的,1981-1990年那段时间,课程少、老师也少,一个村子只有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只有两三个班级,有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一个老师把1-5年级的孩子们放在一个教室里,给一年级上课的时候,给其他年级布置作业,上完后,再给二年级上课,以此类推,授课内容单一,无非就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差别。
  那时的课程表,都是老师自己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开学时,边读边让学生自己记下来,虽然音乐、自然等科目都安排了课时,但是因为没有专业老师,也没有器材,所以这些课程都是由语文或是数学老师兼着。
  1990-2000年,出现了扩班分校,好几个村子的学校合在一起,因为老师数量增多,那些虚设的音乐、美术、体育课才真正开始上课,但是这些科目的专业老师资源紧缺,还是存在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的情况,虽然上课质量和现在没法比,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个突破。孩子们接触到了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的课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语和信息技术开设。原先上了初中才能接触到两门课,在小学就开始普及。张老师告诉记者,在他刚上班的那几年,计算机都没有,更不用说开课了。现在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增加了色彩,张老师说,课程表的变迁也说明了时代的发展。
课程越多样
学生越减负

  “看似课程增加了,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是给学生减负。在学校能学到的东西,就让孩子在学校学到,这样也减轻学生在校外的负担”。张老师说,学校全面开设课程开足课时,是有道理的,一些家长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少,于是在校外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不仅学生觉得压力大,而且也让一些人质疑学校在授课上的欠缺。张老师说,能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就在课堂上学,小学从5年制变成6年制,课时的拉长,课程的丰富更容易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现在讲究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再一味讲究应试教育,学生是考试机器的时代也慢慢逝去。一味地从书本上吸取知识,那么知识面就会变得狭窄,学生应该从生活中找知识。
  “体育课让学生强身健体,音乐熏陶学生情操、活动课和实践课开阔学生视野,也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生活,例如参观博物馆,去地里种菜,去养老院福利院献爱心等等,这些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相反会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生活。”看着一些学校新开设的课程,张老师表示学生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升。
  张老师说,拿他的两个学生举例就可以看出能力的差距。张老师曾经教过一名叫王童(化名)的学生,在一次家长会上,张老师遇到了他的另一名学生——王童的爸爸,说起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王童爸爸说自己文化水平低,现在已经辅导不了孩子了,孩子会的,家长都不大会。以前上小学时,没有学过英语,现在更是一窍不通,只好给孩子请家教。他感觉孩子懂得好多,什么都会,而在他小时候,除了知道认字和算数,其他就是玩了。
  张老师说,虽然这种对比不大公平,毕竟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全面发展,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是学校增加课程设置的原因。
家长参与
能促进学生进步

  谈到学校在网上公开学校的课程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张老师说,这确实是一件新鲜事,公开,不仅是给家长一个交代,更多是让家长参与进来。
  张老师说,现在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包括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家长意识开始改变,不再一味地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事,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举动,关注孩子是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否学到了必备的知识。
  “如果你开了课,但是没有老师上,或是不排课,家长当然不愿意,但是之前家长根本不知道课上不上。现在家长知道了孩子的课程表,对学校是一个监督,学校不能随心所遇地取消课程,或是用其他课程来代替。”张老师说,当然,学校即然这样做了,也代表学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做到不虚设课程。
  张老师说,这也增加了学校和家长的交流机会,之前,家长和学校的交流机会很少,一般家长都是孩子在学校有一些问题被老师请到学校,再者就是每年定期的家长会,但是交流内容大都是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现在的交流范围更广泛,也是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全方位负责的一种体现。
  记者了解到,现在科技很发达,在开学前,在校的老师会用飞信和QQ通知家长,告知他们可以上网查孩子的课程表,家长只要点击鼠标,就能知道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如果有疑问,当孩子回到家一问便可。一些家长也表示,学校的行为更加公开透明,他们也愿意参与进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发展。
课业松了
更应珍惜时间

  虽然课程在改革,时代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途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那些准备高考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充足的复习时间和灵活的课程调整,所以课程改革需要在不断尝试探索中,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针对中小学各年级的实际开设课程。
  潍坊市一所中学的校长也是一位老教师,教了26年的物理课,提起现在高三学生的复习情况和网上挂课程表的现象,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两者之间存在一些问题。这位老校长忧心忡忡地提到,现在的学生其实压力很大。在高考前,课时减少了,学生课上听完后课下没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然而,高考的难度说是在降,实际上并没降多少——在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不许随意更改而高考不变的形势下,高考班彻彻底底被煮成了“夹生饭”。
  “我自己上学的时候,每天五点半就起来跑早操,还能帮家里干干活。我开始教学的时候,学生都是一天11节课,从早到晚,只有最后一节晚自习是完全自己安排。”他说,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复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课时少了,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多了,一些需要教授的知识便因为时间的缩短而减少,所以老师心里会着急,但是,现在课程表被完全“钉死”在网上,哪个老师随意调换一节课,很有可能被举报被处分,老师也不敢轻举妄动。
  也许正是因为还在发展探索阶段,不能灵活针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学生,“学生和家长不能将此理解为虽然课堂时间减少,也不会影响高考,大话不能说太早。”该校长说,一切还都得等到成绩下来后才见分晓。作为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他说,政策出了,老师会按照政策来,但是学生要上大学,要考高分,应从切实需要出发,合理安排时间,哪里是弱项就重点复习哪一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