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资待遇不高条件相对落后
乡镇卫生院招工有些难
  • 2012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9月6日讯(记者 张晓琳) 《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的卫生技术人员一共620.3万人,社区卫生站和乡镇卫生院合计却不足200万人。9月6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德州市很多乡镇卫生院由于水平相对较低,工资待遇不高,很多医科毕业生不愿受聘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遭遇招人难。
  今年刚从中医学校毕业的秦先生现在一家市级医院当临时工,没有想过要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小秦向记者坦言:“学医是个很复杂很艰难的过程,现在还需要在相对较好的医院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医科毕业生宁可在市级或者县级医院当临时工,也不愿意回到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
  德州学院医学院团总支书记滕老师告诉记者:“今年学院本科护理学毕业的93名学生中,没有一名去往基层卫生院工作,专科学历的68名学生中,也仅有二、三名学生去往基层工作。”滕老师分析,每年毕业的医学系学生有相当一部分都去了县级以上的医院工作,也有转行或自己创业的。“除非乡镇卫生院提供编制,否则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愿意回到基层卫生院工作。”
  德州一所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说,乡镇医院没有技术和人才优势,如果没有政府财政的强大支持,运行起来很困难。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一部分来自政府,其余的大部分都靠医院自负盈亏,这种情况下,很难招来大学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招聘带证护士的广告都打出去一年多了,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专业人才。乡镇卫生院待遇低,基层医院条件相对落后,现在年轻人对职业和工作环境的期望值较高,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愿意回乡镇卫生院。“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只是暂时来到基层,等到培养出来,或者有别的好机会,他们还是会离开,留不住专业人才,人才的流动性也很大。”
  将病人留在基层,是新医改的方向之一。德州市发改委医改办相关负责人建议,眼下应该建立起大学生村医的培养与扎根机制,建立城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并用政策和利益的导向引导医学生安心基层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