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上初中后,面临着众多转变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 2012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进入初中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初中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科数目增多、难度增大,学习要求和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变化;进入青春期,孩子心理上开始要求独立,不再像小学的时候那么依赖父母……
  只有了解了孩子上了初中后会发生哪些转变,家长才能够跟孩子更有效地沟通,在学习及心理上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初中的三年生活。
  孩子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速度是协调一致的,因而个体的身心能够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青春期却是人生历程中极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期间生理发育十分迅速,2-3年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即可达到成熟水平,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迟缓,心理水平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上的矛盾。因此,孩子青春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家长我们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从教育方法、态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时地调整。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给孩子“心理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再象小时候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当然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点要牢记:家长在某些事情上有“绝对权利”,平等只是相对的,要让孩子知晓不可违反的原则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学会倾听孩子内心需求
 尽可能理解孩子

  躬下身来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代表着父母的关爱和尊重,孩子也当然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而逐渐明晰自己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因为有人接纳、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虑。当然,有时初中孩子的观点、判断很可能荒唐甚至违背主流文化。身为家长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
 尽量避免与孩子冲突

  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由于方法、言辞不当或偏听偏信,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沟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的方法,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如果发生语言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可以立即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停止争辩,待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效果会好得多。
 适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性的逐渐发育成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如果事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孩子对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感到紧张、困惑。在恰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识是必须的。这一时期,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增强,希望了解异性并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对此家长不必过于敏感、担心,更不能草率地贴上“早恋”的标签。我们要承认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合法性,创设正常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尽可能保证孩子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这样,孩子就能够非常坦然地面对异性的交往,反而不会出现家长惧怕的结果。
  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生活起居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以及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成长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获得更多的力量与信心。初中生的家长是最难当的,让我们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
      (常学艺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