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乱吃中药当心不良反应
  • 2012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看似谁都懂,可生活中又常常被人们抛在脑后。如今,中药已经成为药物滥用的“重灾区”,甚至有相关专家发出“中药乱用堪比抗生素”的感叹。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2010年的药品不良反应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了13.8%。
  乱吃中药竟成肝衰竭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回忆起一个病例时,感叹不已。“半年前,一个15岁女孩因脸上的青春痘非常自卑,吃了几个月祛痘中药,结果痘没见少,人却越发没劲,恶心厌食,皮肤和眼睛都开始发黄。送到医院时,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而且已经肝衰竭了。当时内科治疗已经无效,最后还是靠换肝保住了命。”贾继东告诉记者,像上述女孩的病例,他已遇到好几个了。
  滥用中药的另一个主要受害器官是肾脏。一周前,一名江西乡村教师来到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该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谌贻璞教授经过检查,发现他患有尿毒症,必须住院治疗。经询问,谌贻璞得知他因患湿疹,吃了含有广防己的中药,广防己含有“马兜铃酸”,这是明确能够引起肾损害的成分。
中药也有副作用
  百姓认为中药无副作用。导致中药滥用,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人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岳凤先表示,凡药物都有毒性,而这也正是其药用价值所在。很多人觉得中药是无毒副作用的,因而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不懂辨证也乱吃中药。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区几家药店,以消费者的身份向店员咨询治疗咽炎该买哪种药,她们都劝记者买中药。但说到中医的辨证理论,却没人能说得清,倒是让记者自己看说明,“同时吃几种中药,效果好”。
  记者在药店中遇到患有心脏病的李女士,问她买中药时都要注意什么。她回答:“我算是久病成医,凭感觉呗!中药就像保健品,多买些回家,有病治病,没病健身。”对此,岳凤先表示一定要辨证用药。任何药物对于健康或不具备适应证的人来说都像是“毒药”。因此,药方与病症必须高度吻合,只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药,才能确保疗效和安全。
  医生使用中药不规范。据统计,70%的中成药是西医开的,其中不合格率高为43.4%,主要原因在于不辨证用药。岳凤先表示,真正按中医理论辨病,并具备实践经验来开药方的医生不多。由于中药,特别是中成药的处方权不受限制,中西医都能开,所以合理配伍、辨证论治等原则的把握能否真做到位,就难以保证。岳凤先表示,很多医生按照西医思路开中药,“不遵循中医思想理论,不出问题才怪。”
别让中药成“毒药”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长处,同时避免中药伤身呢?专家给出了如下建议:
  不要轻信“纯天然”、“纯植物”等药品宣传,不要认为凡是中草药都没有毒副作用。岳凤先说,中草药都需经过炮制才能使用,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纯天然”药材。单味中药都有毒性,复方才能规避毒性风险。中药讲究“君、臣、佐、使”,就是通过药物间相互作用,提高药效,减低毒副作用。
  开中药必须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医院,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民间验方等,不要到非正规的小诊所看病。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苍博士告诉记者,朱砂等药材含有重金属,已被医院弃之不用,而小诊所却还在使用。
  中医讲“方对人”,而不是“方对病”。“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随诊,注意换方,绝不能一副药吃一年。”张苍说。
据《生命时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