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描绘老人“空的心城”大学生拍摄微电影《空的城》呼吁社会关爱“空巢老人”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郇巍巍 张煜
  • 2012年09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剧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拍摄。
 《空的城》海报。
  “空的城,空了的不仅仅是一间房,一个家,更是儿女不在身边时老人空了的心城。”《空的城》一部片长23分钟的微电影,以关注“空巢老人”生活为主题,近日在曲师大师生中引起广泛关注。影片以一位刚毕业女大学生求租的经历为线索,以城市与农村“空巢老人”为立足点,反映他们的精神和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关注“空巢老人”这一群体。

老人去世7天才被发现 一条新闻激起拍摄灵感
  马小龙是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也是《空的城》的导演。
  “最初我们计划讲非典时期的一段爱情故事,告诫大家珍惜拥有的一切。”但由于客观条件达不到,他们决定改变拍摄主题。据了解,2011年暑期,马小龙协助系里老师调研过鲁西南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期间也了解了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我觉得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立足社会热点,关爱弱势群体。”马小龙说。
  谈到换剧本,马小龙称本来前一个剧本和演员已经定好了,换掉就意味着全部要重新开始。于是他把剧组全体成员集结到一起,不断与老师、团队成员讨论,最后拍板决定拍摄《空的城》——一个关于“空巢老人”的纪录性文艺片。
  “我看过一篇新闻报道,一位空巢老人负责照看两岁的孙女,突发疾病死亡。七天之后才被人发现,尸体已经腐烂,孙女则靠着卫生间的自来水硬撑了七天。这就更坚定了我制作此片的决心。”马小龙说,他希望通过拍摄它来号召社会加大对空巢现象的关注,提醒儿女常回家看看,不再让悲剧重演。
  确立方向后,马小龙和同学用了五天时间把剧本写了出来。系里老师得知学生想法后,把摄像机等专业设备借给剧组使用,熟知摄像专业知识的老师董从斌也担当起影片指导。
  《空的城》历时两个月拍摄并剪辑完成,主要讲述了儿女在外工作,只能不定时给父母打个电话,还不会听老人多唠叨几句。老人在家收看天气预报得知孩子所在城市有暴雨,想打个电话,还得考虑他们是否休息了。然而儿女根本不理解父母渴望见到孩子的心情,甚至嫌弃父母过于唠叨。儿女离家时,父母笑着摆手送他们远去,只是在转过身后,才偷偷抹去早已流出的眼泪。

经常剪片到凌晨 “父母”扮演者是身边老人
  2012年春节过后,马小龙和他的剧组共15人开始了拍摄过程。天气寒冷,剧组成员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夜里十一点多。马小龙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很多镜头都需要拍四五遍甚至十多遍,剧本也是一边拍摄一边改动完善。
  剧中的两位老年演员是在学校附近的居民中千挑万选的。“他们特别愿意出演,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据马小龙介绍,两位老人都已七十岁高龄,在寒风中坚持拍摄几个小时毫无半句怨言,这也给剧组成员了莫大的动力。
  据介绍,有一场老奶奶在夜色中行走的戏一直拍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平时九点就休息的老奶奶硬是坚持到最后收工。在一场把公鸡吊在自行车把手上的戏里,大公鸡是由片中饰演老父亲的大爷精心喂养的,特地提供给剧组拍摄使用,然而因拍摄时间过长,那只红冠的大公鸡再也没有“站起来”。
  谈起后期剪片,“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困了就在桌上趴一趴,从早上八点一直要忙到凌晨四点,实在睁不开眼了,就去洗把脸,提提神,回来继续战斗。”马小龙告诉记者,有时实在太累了,同学们往桌子上一趴就睡着了。几天下来,所有剪片的同学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脊背也疼得厉害,可他们还是坚持一遍又一遍地审查片子,生怕漏掉一个细节。“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过来的,总感觉就像经历了千万个日日夜夜,一心扑在制片上。 ”
  影片的最终效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目前《空的城》已荣获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电影类三等奖,第24届山东省电视艺术牡丹奖三等奖。同时在多家网络媒体热播,并收到了第五届全球华人微电影大赛发出的邀请函。

放映后引起共鸣 很多学生含泪看完
  拍摄期间,《空的城》使用了三次摇臂镜头,其中两个摇臂镜头都是董老师亲自参与指导拍摄的。
  马小龙说,以前在电视中看到摄像师使用摇臂,感觉不是很难,可是,真正用到了才发现原来想得太简单了。仅安装就用了两个小时,而操作这一“庞然大物”进行拍摄更是难上加难。匀速摇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题与环境的映衬,演员表情、语言或者动作不到位,就需要从头再来,其中的技巧与艰辛可想而知。  
  “不过摇臂拍摄出的画面空间感、立体感是十分有震撼力的。”马小龙称,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剧组拍摄到了满意的画面。在后期剪辑中,一向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董老师说“越来越像那么回事儿了”,这让剧组成员欣喜不已。整部影片投资近3000元,都是剧组成员自掏腰包。
  “门外是我远去的脚步,门内是母亲的目光。”这是影片的片尾曲《最开始的地方》,当音乐在耳畔缓缓响起,屏幕出现老人翘首盼儿归的画面,老人眼里满是无奈和失落,那是一种望穿秋水的焦急心情,让人十分心疼。而钢琴曲《寂之痛》至始至终贯穿影片,和片尾曲一样,这是由剧组成员创作、邀请音乐学院学生作曲并演唱的。在学校公映时,很多人学生和老师看到这一画面,眼睛都是潮潮的。有的学生回到宿舍还会在网上搜索再次观看,每次都嚎啕大哭,告诉同学以后要多回家看看。
  截止目前,影片收获了诸多好评,但剧组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播撒爱心,收获温暖,这是我们的终极目的。”马小龙说,虽然是一部微电影,却凝聚了每位剧组成员的心血与汗水。拍摄电影本身的价值在于一种真实的体验,一种能够唤起社会关注的意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队伍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