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莫言热尽快冷却” |
莫言举行第二次媒体见面会,表示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 | |
- 2012年10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2日,莫言在记者专访时沉思。 新华社发 |
|
本报记者 邱祎 赵磊 谈写作、言故乡、说诺奖……12日下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天,莫言再次在高密老家举行媒体见面会,与数百位中外记者侃侃而谈。 谈获奖: 看到了人心 也看到了自己 莫言说,他获奖后各种言论非常多,有祝贺的,有批评的,也有谩骂的,这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人心。他说看到了自己是因为他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喜欢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讨厌自己。 “很快就会过去,主要是自己的心态。自己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件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要把这个看得太重。它就是一个奖项,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得了这个奖我很幸运,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不会轻飘飘的。” 莫言说,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写作态度。 谈体制: “我的获奖是 文学的胜利” 发布会上,谈起这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表示,“诺贝尔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他说,自己尽管是在体制内写作,但“我是从人性角度写作,我的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读过我作品的人,知道我是有批判性的。”莫言说,“如果是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是非常凌厉和严肃的。上世纪80年代写的《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等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的体制内身份也颇受关注。莫言表示,获奖和体制内的身份都不会影响他的创作。“我的多数作品都是在体制内创造的,这并没有影响它的意义和价值,真正写出人性的作品可以超越体制和国界,为全人类所理解。”莫言说,其实所有作家都是在体制内创作,美国有美国的体制,英国有英国的体制,这不会成为作家创作的羁绊。 谈莫言热: 顶多一个月 大家快忘掉 有记者问获奖后希望发生“莫言热”吗?莫言答,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引起来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大家赶快忘掉。 “至于会不会引起文学的热情来,这个我很期待,希望大家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一些作品、写作一些作品上,让更多的读者来读书,当然我也希望更多的作家努力创作。” 莫言说,“我个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觉得我没有权利代表中国文学。获得诺奖会在一段时间内让世界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中国。这个奖项对中国文学会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不可高估。因为文学在世界范围之内也是相对落寞的。” 对于“文学慢慢走向了边缘”的话题,莫言说,对这个现象他感觉很痛心,但是冷静下来想想,也是很正常的。“严肃的文学不可能热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一首诗歌万人传诵,一部小说能够引发社会讨论,因为那个时候文学被赋予太多的功能。像目前这样,文学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它永远不会消亡,相信大家玩了一圈回来,会重新抱起一本书来。” 谈故乡: “血脉相连 连高密都不想离开” 在回答记者关于老家的提问时,莫言回答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当年劳动的时候也厌烦过,梦想着有一天逃离,逃离这个高密东北乡。当我真的出去以后,待了几年,开始怀念这里。尤其是拿起笔来准备写作的时候,发现自己跟这里血脉相连。” 针对创作和故乡的关系,莫言说,“当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绕的感受。尤其是我们这种以乡土为题材写作的,故乡对我来说依赖性更强。” 有记者问到未来会不会以城市为主题来进行创作,莫言表示,“我在乡土基础上创作,现在的乡土已经是城镇化的乡土,与城市区别不大了。” 在被问到是否会选择出国时,莫言幽默地表示,自己“连高密都不想离开”,“熟悉这里的一切,喜欢家乡的食物”。 谈写作: “文学是我生存的 一种方式” 莫言说,文学对我来说是跟生命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是我在社会上生存的一种方式。“我生活当中遇到的任何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事件会不会写到我的作品中去;遇到个性鲜明的人,也想有一天可以写到小说中去。” 回答“对书的痴迷来源哪里”时,莫言回忆说,当时农村没有电,只有一盏小煤灯,火压得很小,只有黄豆那么大。“然后要照着我母亲在灶上做饭,我们就利用这点机会踏在门槛上看书。后来没几年,门槛明显被我们兄弟踏得凹下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