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屋拆出107张百年地契
年代跨越300多年,持有人称愿意捐给博物馆文/片本报记者牟张涛
  • 2012年10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苏春荣仔细查看地契上的税票。
  2011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乡牟庄村房屋拆迁,村民牟士山的老砖瓦房北墙内“现身”一个木盒子,里面藏有107张契约,年代较早的两张是努尔哈赤时期(1616年)的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最晚的是1951年。
  24日,记者和牟士山的侄子牟洪营带着这些地契拜访了德州藏书协会副会长苏春荣。专家介绍,这些地契虽无太大经济价值,但其胜在比较完整,尤其是自1756年至1951年中间的地契,属在德州首次发现,对于考究各个年代的土地买卖、税收等具有极大研究价值。
发现>> 奶奶临终提示未果 房屋拆迁终于现身
  2010年7月8日11时30分,牟洪营的奶奶走完她96年的人生之路。“在这天上午,奶奶把我母亲、大伯、大姑、小姑、小伯和婶子们叫到床前,左手扶着床头,右手指着房屋北墙。”牟洪营说,因老人已说不出话来,大家并不知道老人用意何在。
  京沪高铁德州东站落户袁桥乡,紧邻车站的牟庄村内的东风东路实施拓宽工程,往北和往南各拆迁五十米改建成绿化带。2011年,在扒村民牟士山的老砖瓦房时,众人在北墙墙壁上发现一个带小方框木门的壁橱嵌在墙里。
  众人打开后,发现里面放置着一个古铜色的小木匣子,里面有107张买卖田地、纳税等契约。“以前听奶奶说,家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记载了我家六辈世祖买卖田地、房屋的整个过程。”牟洪营说,他们对契约清点发现,最晚的一张是1951年原德县牟庄村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较早的两张地契是努尔哈赤建后金(1616)年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带有努尔哈赤字样的那张看不清楚,乾隆二十一年那张字迹很清楚。”牟洪营说,乾隆二十一年至1951年间的每个时代都有对应的地契,很完整,“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买卖、租赁、税收的情况上面都有。”
鉴定>> 如此完整闻所未闻 信息量大研究价值高
  24日,记者联系到德州市藏书协会副会长苏春荣,本来约定好与老友重阳相聚的苏春荣听到有年代较远且保存非常完整的地契后决定推掉饭局。
  “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到1951年将近200年的时间,清朝每个皇帝在位期间以及民国和建国初都有相对应的地契,如此完整在德州实属首次。”苏春荣小心翼翼地清点这些颜色泛黄,且有一定破损的地契,兴奋地说。
  在其中一张地契上,右边贴着5张税票,面额分别为1元、5角、3角、5分和3分的,共2.88元,成交价格为48元,税率为6%,而该地契文中也注明税率为6%。苏春荣说,这些地契从文书的性质上看,有民间草契,有官府草契,有新中国的土地房产证,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土地买卖关系的确认和土地买卖法规执行情况。从这些地契文书记载看,大体有这样几种,一是土地买卖合同,二是土地价格及税收情况,三是土地租赁情况,这对于研究当时那个年代的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那张努尔哈赤时期的地契,因破损太严重,很多字迹已无法辨别。
保存>> 专家建议做家族档案 家人可能捐赠博物馆
  这107张地契,主要集中在1951年前的180年,反映了这个时期的交易情况。“交易很频繁,并且之初购进量远大于出售量,这说明家庭日渐兴旺。”苏春荣说,这可以作为一个很大的家庭档案来保存。
  “一个农村家庭可以将这些地契如此完整、连贯保存下来,很不易。”苏春荣说,这些地契经济价值不高,但有很大的时代考究价值,“如果交由德州市博物馆或者德州市档案馆的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对于研究德州农村经济发展等有很大的价值。”
  据了解,牟洪营在工作间隙将这些地契的内容誊抄下来便于保管。“我们也有想法将这些地契捐给德州市博物馆。”牟洪营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