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琛
近日,广东省发布《从严治党五年行动计划》,推出系列“狠招”从严监督党员干部,重拳打击党内腐败。舆论比较关注的一项举措是,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干部,将不得提任各级党政工作部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正职,以及重要和敏感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只要谈反腐,必然绕不开“裸官”话题。“裸官”并不等同于贪官,但在透明度、公信力总体偏低的大环境下,就算配偶子女已在国外的党政干部没有任何腐败行为,公众对他的信任程度都会大打折扣。在以往爆出的案例中,很多“巨贪”都是因配偶子女已移居国外,才肆无忌惮地涉贪涉腐,这更影响了人们对“裸官”群体的态度。 从这一点来看,加强对“裸官”群体的监督,对“裸官”的任职范围设限,确实是防范党政干部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制约性的官员任职规定,能够起到两方面的成效:一方面,能对“裸官”群体手中的权力形成有效制约,进而减少贪腐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严管“裸官”向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能让公众感受到有关部门惩治党政干部腐败的决心。 尽管如此,“裸官”不能任正职的规定,在防范腐败方面却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漏洞。其一,由于官员群体的家庭和财产情况缺乏公开,很多“裸官”都低调潜伏在官场,常常在落马后或捐款出逃之后,大家才惊呼原来这又是一个“裸官”;其二,当前官场“副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那些担任党政副职的“裸官”,同样也能捞得盆满钵满,副职甚至更安全。 换句话说,规定“裸官”不能任正职,其实没有抓住防范党政干部腐败的关键。那么,反腐关键举措何在?答案还是呼吁了很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无论配偶子女是否移居国外,只有尽快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让公众都能了解官员个人和家庭成员的状况,才能将所有党政干部都置于严苛的监督之中,进而真正规范党政干部的行为,有效预防腐败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