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郓城玉皇庙张湾村“三朵金花”创建藤编合作社,不断吸引外出农民回家创业
她们带领村民编出“金疙瘩”
  • 2012年11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三朵金花”正在制作藤编。
本报记者 李贺 通讯员 刘尊行 刘玉进

  在郓城县玉皇庙镇张湾村有“三朵金花”,她们创办张湾藤编合作社,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家创业。目前,张湾村家家都编制藤编工艺品,编制的藤编由藤编合作社负责销售。据了解,张湾藤编合作社2010年接到1600万元的藤编订单,2011年的订单是3200万元,而今年的订单是4700万元。
全村制作“环保”藤编工艺品
  11月11日,走进郓城县玉皇庙镇马湾村,随处可见农家小院里男女老少做藤编忙碌的场景,许多地方堆满了各种型号的藤编椅。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昔日外地打工、如今在家挣钱的年轻人。现在他们只需将做好的藤编交给藤编合作社销售。
  只见藤条在指间飞舞,一件件精美的藤编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合作社负责人王秋云说,这些藤编的原材料全部是从河北省廊坊市胜芳镇运过来的。这种藤条密度高,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强,不容易断裂,藤条粗细均匀,制作出来的产品不但线条简洁明朗,而且还有着另外一项好处:环保。
  说起制作藤编还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王秋云试编了12件藤编样品,带到省城藤编艺术品交易市场。这些藤编手工品一亮相,就被各路商家“相中”,王秋云当场就签下2万元订货单。从那时起,建一所自己的家庭编织厂成了王秋云的梦想。
  为把藤编产业做大做强,王秋云外出“学艺”。她省吃俭用,攒够了一定本金。随后,将自家的老宅子翻新修正,建起全村第一家编织厂。又自发组织农户成立“张湾藤编合作社”。邻居刘小花、王贵云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人,已经在合作社做了3年,现在是越干越起劲,成为编织队里的能手,她们三人被称为“三朵金花”。
  王秋云在农户一致推举下,担任起马湾村藤编合作社社长。她为返乡的农民工开设藤编学习班,招收他们入社。现在张湾村是玉皇庙镇著名的“藤编第一村”。
藤编让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
  “现在藤编都是搞的‘耍耍活’,把家里的农活做完了,才编一下。”王秋云说,藤编手工制品,是来料加工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这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要求都不是很高,而且劳动强度不大、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灵活自由,是一个吸纳就业人数较多、资金设备投入较少、风险相对较小、适合各个年龄段妇女就业的产业,很受妇女欢迎。
  记者采访时,刘小花正在编织一个快要完工的藤椅。据介绍,她一天可以做20个藤编椅,除掉成本,每天赚20多元。年龄大的眼睛不好使,每天可做10个,编织快的能做30个藤编椅。在农闲时节,农民没有其他的事做,如果一家有三四个人编织,每个月可赚上千元。
  合作社另一位主要负责人王贵云以前在上海打工,其丈夫马代喜在青岛打工。“那时一年到头家里老小都顾不上,日子过得很紧张。”马代喜说,自从村里开始实行藤编后,两口子都回乡创业,农忙时做农活,闲暇时加工藤编,一年收入不仅能净落一万多元,还能把家里老人和小孩都照顾好,一点儿都不比在外打工挣的钱少。
  “自成立张湾藤编合作社,为确保产品质量及销路,凡是编织成品都要拿到合作社,统一按订货要求筛选出合格产品送货上门,藤编技术的引进使当地农民农闲时不再闲,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村支书马成雨说。
  据了解,张湾藤编合作社在2010年接到1600万元的藤编定单,2011年订单是3200万元,而今年的订单是4700万元。在家门口工作使得当地年轻人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今年有100多户、200余青壮年回乡加入藤编合作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