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源大户难入市政网民营小热企喊赔退市
社会热源“添暖”陷困局
  • 2012年11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济钢高炉余热。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 王光照 王光营 赵丽
  打破垄断,吸引社会和民营资本进入供热领域,是供热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记者调查了省城民营热企的生存状况之后发现,民营资本为冬季添暖陷入了尴尬。具备条件的热源大户被挡在门槛之外,民营小热企在夹缝中艰难维持。社会资本加入供暖行业,遭遇高门槛和生存空间狭小之痛。
准入门槛高:热源大户低价热难直供
  近日,济钢余热已经为济南的金河山庄小区供暖。这是今年继韩仓小区之后,又一小区享受到济钢热源。据了解,目前济钢余热已经为钢城新苑、鲍山花园、郭店片区、韩仓小区、金河山庄供暖,明年余热供暖面积能提高到600万平方米。
  利用济钢余热,能够缓解济南供暖热源不足,但在推广中却遇到问题。目前济钢余热的利用模式是:济钢把热源卖给济南热力,济南热力再开发用户。
  但热源大户济钢,对这样的方式显然不满意。“济钢余热是钢铁冶炼的伴生资源,成本只有市场热价的六七成。因为不能直供,居民交纳的取暖费价格还是26.7元每平方米。”济钢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按照很低的价格把热源卖给济南热力,市民并没有享受到实际的益处。济钢供暖无法发挥价格优势。
  济钢希望直接进入供热市场,像市政部门直属供热企业一样开发热用户,将便宜热源直供到用户家中,但苦于没有供热资质。“已经申请了,却一直没有获批。”
  济南市供热办相关人士表示,供热属于特种行业,只有达到一定资质、资金规模和确保一定供热年限的企业才能获准经营。济钢单纯依靠工业余热来供暖,钢铁市场波动频繁。如果开发用户增多,稳定性能不能保证是个问题。
  但是,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宋传增表示,济南供热市场确实存在准入门槛高,行业垄断等现象,这将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挡在门外。
热价没优势:社会办暖补贴难落实
  正当热源大户济钢为获得供热资质努力时,济南供热市场中的一些小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济南绿园供热有限公司与市政直属供热企业不同,属于社会办暖。该公司之前是单纯给单位供热,2002年进入供热市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日子很不好过。
  据介绍,绿园供热有限公司一般是在9月份进行煤炭采购。在9月之前,即使煤价走低,但因资金限制、长期储存煤炭亏值等原因,一般不会大量储煤。
  从成本来看,每供一平米煤价成本约达23元,再加上环保、水电、人工、配料等,出现供暖价格倒挂的问题。“政府不给补贴,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位负责人说,但是目前来看,政府虽给补贴,但补贴时间和形式不固定,甚至时有时无。
  济南市供热办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政府对社会办暖补贴没有常态化,每供一平方米补贴多少,并没有硬性规定。可以说,政府对社会办暖补贴力度不够,或多或少,时有时无。
  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宋传增认为,对于国有供热企业,供暖价格也是倒挂的,但最终往往还是政府买单。但对于社会办暖来说,没有补贴,就只能赔钱运行。“在国有大企业面前,小企业已经被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
  从往年供热情况来看,有些社会办暖只能提高热价,没提价的,管网老化等只能凑合着运行,供热效果也很难保证。老百姓意见大,最终只能再被国有收编。像开元山庄锅炉房,因为连年被用户投诉,最终由市政直属供热企业济南热电收编。
垄断格局难破:一些民资撤出供热市场
  今年济南市提出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热源厂,解决热源不足、供热能力差的现状。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对于引入社会力量进入供热市场,济南市很早已开始尝试。像绿园、匡山、济南大学供暖都属于社会办热。这些都属于区域供暖,开始的时候规模很小,像匡山、绿园开始就是单位供热,给自己宿舍区供暖,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周边小区供热需求愈发强烈,所以就承担起社会供暖的任务。
  但是,就目前比例来看,相对于济南集中供暖总量,社会办暖比率非常低。匡山热力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已经算社会办暖中规模比较大的。
  据一位供热行业知情人士透露,济南市面向社会力量招标建设热源厂,但一些社会资本担心赔本,表现得并不积极。“还有一些社会办热力量维持不下去,已经从供热市场中撤出了。”  据济南市供热办相关人士介绍,济南供热总面积7000多万平方米,大多还是市政部门直属热企供热。社会办热所占比例不足10%。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社会办热处于拾漏补遗的地位,无法形成气候。
  “社会力量进入供热市场能够打破垄断格局,但这个过程会非常困难。”宋传增认为,社会办暖加入供暖在部分县级城市可行,但在济南来说并不容易。济南目前供暖格局已经形成,其他后入的小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不少都面临被收编的命运。
□专家说法 供热市场化 需补制度空白
  “但民企进入供热行业肯定是有利的。”供热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对供热行业来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垄断。供热行业实现垄断后,即使供暖效果不好,用户也无法正常维护权益。像济钢便宜的热源就无法直供用户。而民企的进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垄断,促进供暖服务的改善。
  “城市供热市场化、多元化是正确的,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宋传增表示,从目前的供暖市场发展来看,整体的趋势是在集中,这些都和市政部门的政策有关。
  他认为,目前供热市场化改革才刚起步,市场发育还远远不够,政府的相关法规制定就远远落后。供热市场多元化,需要弥补很多制度上的空白。比如招投标方式,详细的行业准入规则,以及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等,都应该细化。在兼顾公共产品公益性的同时,如何保证民资的合理利润,也成为市政公用事业能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的关键。

济南: 鼓励民资 进入供热领域
  本报讯 2012年11月,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表示,鼓励利用社会力量解决供暖问题,吸引社会和民营资本进入热源建设领域,变过去单一式政府供热为多元化市场供热。
  杨鲁豫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解决供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超前谋划供热设施规划和建设,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运作方式,指导引导市民合理供暖,并要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和民营资本进入热源建设领域,利用社会力量解决供暖问题,由过去单一式政府供热转为多元化市场供热,千方百计提高供热保障水平。     (马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