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玉之美在气度
200余件古玉精品在省图展出
  • 2012年12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仙人骑马摆件 西汉
  ▲太阳神 红山文化
  ▲水晶双耳环 战国
  ▲玉活环盒 汉代
  ▲玉璧 齐家文化
  ▲玉龙把匜 西周
本报记者 霍晓蕙
  12月16日,北京与我省的部分专家在山东省图书馆免费为藏友鉴定古玉,这是中国古玉精品展8日开幕以来,推出的多项延伸活动之一。至此,已经有数万群众参观了在省图书馆举办的中国古玉精品展。展览将持续到12月28日。
  200余件古玉
吸引数万观众

  本次展览的全称是“书香·玉韵·君子风——中国古玉精品展”,是“十艺节”筹委会组织的“喜庆十八大 相约十艺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这次展览共展出古玉器200余件,包含了“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自西周至明清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是从全国近千位藏友的数千件藏品中精心挑选的。同时,还展出数十件黄金艺术品,书香伴玉韵,金玉结良缘,这使得千百年来人们企盼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山东图书馆完美呈现。这次展览的古玉器,今年7月至11月已经在北京恭王府展出了4个月,受到全国数十万观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孔老夫子更是为美玉总结了“十一德”。此次展览既是对蓬勃发展的民间古玉收藏队伍的一次展示和检阅,同时对推动民间收藏的交流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称,齐鲁大地文化底蕴深厚,尚玉成风,适逢“十艺节”明年将在济南举办,此时在省图书馆举办古玉展览,让书香玉韵交相辉映,对于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有裨益。
古玉并非破旧烂
  中国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侯彦成先生认为,目前全国收藏古玉的爱好者数以千万计,但市场上流通的真品精品却很少,真正研究和了解古玉的人更少。侯主任建议藏家不仅要爱玉,更要懂玉。
  凭借多年走南闯北的经验,侯主任认为,大多数藏家爱玉,但不甚懂玉,更不甚识玉,在市场刺激下出手过猛,玩了多少年古玉,却不知自家藏的都是赝品,这样的藏家并不鲜见。为何藏家对古玉如此隔膜?侯主任认为,古玉收藏存在众多误区。
  最大的误区是把古玉看成“潜力股”,求财心切则心不静,心不静则眼不明。
  误区之二是,认为古玉都是脏、旧、破。毫无疑问,古玉经过岁月流转,会不可避免地留下岁月的痕迹。若深埋地下,有可能出现斑驳沁色,若逢战乱,还有可能变得残破不堪。但是侯主任靠多年走南闯北所见的实物告诉我们,保存完好,甚至光鲜如初的古玉仍然数目可观。
  误区之三,当今潮流普遍以白玉为美,尤其将和田白玉视为尊贵的象征,造成收藏市场上闻白玉色变、唯白玉是尊。实际情况是,历来考古发现,多以青玉为主,并不只是和田白玉的出身才是玉中贵族。
  误区之四,一部分藏家惟美是从,过于追求玉器外在的光鲜、造型色彩的漂亮。侯主任告诉我们:古玉之美在气度,在特定岁月赋予它的人文之美,并不是夺人眼球者为尊。
  尽管乱象丛生,但近年来,古玉收藏热度不减。侯主任说,所谓“玉凳门”、“玉衣门”风波,对真正懂行的藏家并无影响,古玉的魅力实在太大,只要认准了是真东西,仍然不惜重金收入囊中。何况,在经济不稳定时,古玉价格下滑,正是藏家乐的时候。
  中国玉文化研究中心正致力于普及收藏知识,引导藏家远离仿品,还古玉收藏以清白。在省图书馆举办的中国古玉精品展,用大量实物向人们展示了古玉的真面目,消除藏家对古玉的误解。侯主任建议藏家不仅要爱玉,更要懂玉,擦亮眼睛,做一名鉴赏家。
  摄影:本报记者 徐延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