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理财收益率呈现上升
纠纷事件警示行业风险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并没有延续2011年急速发展的势头,自进入2012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下行,而在经历两次降息之后,市场更是难觅5%以上水平的收益踪影。然而临近年末,即将到来的存贷比大考令各家商业银行开始了新一轮的揽储预热,银行理财市场随之回暖,11月份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实现了本年内的首次上升。
   存贷比考核
 催升理财收益

  自2012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重心明显转移到了低利率产品,收益率介于3%~5%的产品比例逐月上升。随着今年6、7月份央行连续两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应声下行。截至10月份,3%~5%收益水平的理财产品已经占到了83.39%,而5%~8%收益水平的产品占比不及5%。
  临近年末,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备战存贷比考核,理财产品收益不断走低的情况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发生了转变。相关数据显示,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3%,其中5%~8%收益区间的产品占比明显增加,带动了11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这也是进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的首度上升。
  与此同时,该月发行数量也是全线上升,其中,1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发行量大增势头更为明显。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称,每年的12月31日、1月31日是银行存款考核时点,是决定银行存贷比的关键时期。而银行为了在这一时期“冲业绩”,从10月份开始所销售的理财产品已经明显向短期理财倾斜,且产品到期日集中在了12月底以及明年的1月底。
  但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高息”势头也只是相对于前段时间而言,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同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明显的下滑。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据普益财富数据,从11月份至今,1至3个月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3%,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3至6个月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6%,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6至12个月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7%,同比下降1.24个百分点。
  对于2013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形势,业内普遍认为,因为受较强的降息预期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光大银行北京私人银行的财富顾问李松认为,随着存贷比考核时点的临近,银行揽储的需要加大,从现在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份的这段时间,是投资者进行银行理财交易的黄金时期。“如果有相对闲散的资金,还是建议投资者选择一个中长期(半年以上)的理财产品,锁定一个较高的收益。”李松说。
 银行理财市场
 需在规范中发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来说,银行理财并没有找到一个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而由此所导致银行理财市场始终处在一个摸索阶段。
  “理财也是一种金融服务,每种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立足点应该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而对于银行而言,其最具竞争力的业务就是贷款和债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对于银行在贷款、债券乃至票据领域开展理财业务,监管政策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此一来,银行所做的理财产品几乎都无法通过自己完成,本质上都要借助其他金融机构。银行自身的比较优势不能发挥,导致理财模式无法稳定下来。”专家表示。
  而利率市场化开启之后,息差的缩紧倒逼银行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理财业务则是首当其冲。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此表示,整体而言,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总量较大,需要防范有关风险的暴露。其中,表内理财涉及投资方向问题,表外理财涉及与信托等有机融合问题,如何保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兑付是保证理财业务链条完整的前提。
  “大力开展理财业务是适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银行如何吸入存款非常重要,而理财则是重要的存款替代性产品。”宗良肯定了银行理财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他同时表示,银行理财市场只有在不断规范中前行,才能找到未来的增长点。
           (金融时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