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师文静 近日,悬疑类作品畅销作家天下霸唱推出酝酿4年之久的《河神·鬼水怪谈》。这部小说集侦探推理、悬疑探险、历史掌故、灵异事件、民俗风情于一体,小说围绕主人公“河神”侦破“魏家坟捉妖”和“粮房胡同凶宅”两件大案展开,险象环生、环环相扣。天下霸唱称,作为网络起家的作家,他希望自己能离开网络写作,静下心来写几部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河神》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而对于作品一直畅销的缘由,天下霸唱称,读者的需求其实不外乎“通俗易懂”。 《河神》比较写实,更接地气 齐鲁晚报:为什么会想到以“水”、“河”作为创作的题材或者元素呢? 天下霸唱:《河神》不是我第一次写有关“水”的作品,作为主要元素以前曾经写过“抚仙湖下的僵尸村”。况且《河神》是写上世纪天津水上公安的故事,当然离不开水。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大大小小的河洼坑沟多得数不清,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常受洪水侵害,由此产生了各种民间捞尸队的传说和奇闻逸事。写《河神》之前我搜集了很多资料,我把其中那些非常玄乎的东西摒弃了,将最接地气、最能被民间所接受的故事融入小说中。
齐鲁晚报:是什么刺激你写《河神》的呢?有什么缘起吗? 天下霸唱:最早找我写“河神”故事的是书中主角“郭德友”的徒弟,他也是天津水上公安的警察,他想找我写他师傅的故事,因为再不写就会失传了。但是他提供的关于小说原型的故事没有什么诡异的情节,我就去找那些说书的老先生,包括当初听过他们讲故事的人搜集原始素材。
齐鲁晚报:搜集资料是写作中最难的环节吗? 天下霸唱:写这本书最大的困难就是上世纪的很多奇人逸事都是有头无尾的。因为这些故事都留存在说书人口中,说书人又善于制造悬念,给你讲一个故事,大家都托着腮帮子听,然后你想问后面的故事怎么样了,说书人可能说下回分解,也可能说他也不知道。 我问过一位说书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把故事讲全了?他告诉我永远留个悬念,听众听不完下次就会再来听。而写作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将故事编圆了,为了将这些没有结尾的故事找全了,费了很大的力气。另外一方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距离现在很近,小说中的很多地名、人名、人物,天津的很多年轻人听老辈人讲过,所以写《河神》时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少,比较写实,但更接地气,更贴近咱们的生活。
齐鲁晚报:《河神》将会像《鬼吹灯》一样出系列吗? 天下霸唱: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费劲了,《鬼吹灯》写了八本,这个故事就写了一本,但是比写《鬼吹灯》的时候还费劲。《河神》我当时写了五六十万字,最终删到20多万字,要是再写一部我就得把命搭上,所以我不愿意再续写下去。但是我当时收集了很多故事,将来我有时间的话,把那些故事整理一下,有好的想法可以写些短篇。 《鬼吹灯》拍电影,天时地利人和 齐鲁晚报:《鬼吹灯》将要改编成3D电影,请问您也参与编剧了吗?《河神》也要卖电影改编权吗? 天下霸唱:《鬼吹灯》的版权前年就被买走了,我从去年开始为电影提供原创故事,但是一直没过审,上个星期审查的意见才下来就被人爆料了,本来想开拍的时候再告诉大家。剧本的故事还是我来写,但制片方要求电影的故事要包含新内容,所以写了三稿剧本。写《河神》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完全保密的,但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或是电视剧,尤其是电视剧。这本书和以前的书一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还接地气,里面讲的都是民间故事,特别真实。
齐鲁晚报:《鬼吹灯》有很多关于神魔鬼怪的细节,这些细节如何在电影中展示? 天下霸唱:我们国家小说出版的审查制度是非常严格的,迷信的东西不能出版,当然中国也没有恐怖小说,最多叫做悬疑小说。现在电影审查也有所放宽,电影名字中可以出现“鬼”等字眼,这在十多年前是不允许的。其实《鬼吹灯》改编成剧本难度不大,最大的问题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改完的剧本一定要有正面的价值观,不能因为想发财去盗墓、偷东西。 电影改编的是《鬼吹灯》的第五册《黄皮子坟》。这一部讲述的是在东北插队的一个老头“老羊皮”的故事,他是解放前的老盗墓贼,但是他的故事本身是正义的,价值取向也是正确的。
齐鲁晚报:导演杜琪峰和乌尔善都想将您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哪位导演更合适拍摄这部电影? 天下霸唱:我觉得乌尔善最适合拍《鬼吹灯》。当下咱们这些年轻的导演,包括陆川、宁浩,我觉得只有乌尔善适合拍摄魔幻题材的故事,而且他本身对我的著作非常熟悉,他都看过好几遍了,很多情节他比我还熟悉。而且从技术上,大伙应该看过《画皮2》,这个电影唯一的缺点是故事比较简单,技术上却很好。所以,最终乌尔善能拍《鬼吹灯》我觉得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所有最好的因素都在一块了,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网上写小说,作品的质量比较低 齐鲁晚报:从《鬼吹灯》到《河神》,您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营造鬼怪世界?是对读者市场的分析吗? 天下霸唱:我觉得通俗小说,首先是要讲些怪力乱神的,因为这些东西读者很容易接受。“四大名著”多写怪力乱神,因为中国老百姓喜欢这种离奇的故事。“图书市场”的定义太宽泛了,有人看书是学习,有人看书是解闷儿,我想看小说的大多是作为消遣,这部分读者的需求特点,除了故事有意思,也不外乎“通俗易懂”四个字。
齐鲁晚报:您也是从网络写作起家的,为什么新书《河神》不再先网络阅读再出版纸质书? 天下霸唱:在网上写小说每天需要更新的内容太多,而且发布之后自己没法修改,写得很草。我之前的小说包括《鬼吹灯》,有几部我现在实在没法看,非常口水化。而且网络写作的话,每天一睁眼第一件事想的就是欠网站几千字,自己很不舒服。在写《河神》的时候,我跟编辑说你千万别催我,让我写个两三年,直到写好为止。写这部小说,我用了三年时间收集素材,共写了50万字,删了30万字,改了无数遍。 在网上写小说,作品的质量是比较低的。也许故事写得很好看,但是不如用几年时间写完的作品质量高,而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些作品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所以我花大力气写新作品。当然,在网上跟读者互动的乐趣是非常大的,希望以后有机会我在网上写个长篇小说连载,但是每天不要写太多,500-1000字,每天能有个特别大的悬念,这样写一年或是写两年。每天跟读者或是网友互动交流,这种乐趣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 作家简介 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天津人。2006年,以“天下霸唱”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成为国内最畅销、最令人瞩目的作家之一。其创作的悬疑探险小说《鬼吹灯》系列成为书业界的畅销神话,受到海内外千万读者的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