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世纪初开辟商埠后——
德国人的济南踪影
  •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经二路邮局
  ▲ 铁路宾馆旧址
  ▲ 新济南电影院旧址
  □ 张世镕

  1904年,胶济铁路开通,济南开埠了。济南商埠的经济环境备受外商尤其是德商的青睐,众多德国洋行带来了当时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信息,这对济南的工商业发展影响很大。老济南的德商活动,自然是为德国侵华势力效劳。但客观上,对济南商埠乃至整个城市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则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济南开辟商埠后的几十年,德国对这 座城市影响较大
  1898年(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德国迫使清朝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处心积虑扩大它在山东的势力。到了1904年,德国人建成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在济南,最初胶济铁路火车站的设计因陋就简,站房为单层平房,砖木结构。不久,号称“远东第一火车站”的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竣工后,原来的胶济铁路火车站显得矮小、寒碜。当时经营胶济铁路的德国山东铁道公司,决定修建一座像样的新火车站。1914年,胶济铁路新火车站破土动工,1915年正式竣工,新火车站总面积1229.72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堪称集中了德国建筑艺术古典主义的多样元素,它高大的柱廊和挺拔的爱奥尼克柱显得雍容华贵。车站的主要入口东西两侧,景致错落。室内西侧高二层,设有铁路管理部门、办公室、旅馆;东侧则为单层,设有餐厅和贵宾候车厅。屋顶的坡度大,老虎窗和屋面的连接显得自然、美观。楼外南面的大钟,为旅客掌握时间提供了很大方便。胶济铁路火车站整个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早在胶济铁路建成之前,有些德国商人得风气之先,看好胶济铁路通车后济南商埠的经济繁荣,抢先在济南投资创业。当时,德国为了尽快掠夺山东物产资源,建成一段铁路就通车一段。德国人石泰岩(Schidain)赶在胶济铁路完工之前,在济南经一纬二路路口租下50多间房子,前后两个院落,办起旅馆和西餐店,专供来济南办事的外国人食宿,生意十分兴隆。比石泰岩来济南更早的德商有德基洋行、礼和洋行等。1903年,胶济铁路刚修到周村时,德基洋行便在济南旧城的南城根租赁了两间临街平房做起买卖。这家洋行推销的进口钟表、乐器、留声机等,给老济南人带来许多惊喜。例如,人们对它销售的火柴倍感新奇,美其名曰洋火;其他的商品则叫成洋蜡(蜡烛)、洋糖(白糖)、话匣子(留声机)、电灯棒子(手电筒)……一时间,济南出现不少和这类外国货有关的土话。

■老济南的德商活动,自然是为德国侵 华势力效劳
  济南的德商渐多,在商埠形成规模之前,他们的店铺多设在旧城。1906年,德国礼和洋行先在济南旧城的高都司巷开业,后来迁至商埠,先后经营机械设备、光学仪器、医疗器械、照相器材以及保险、期货等业务。济南商埠的经济环境备受外商尤其是德商的青睐,众多德国洋行带来了当时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信息,这对济南的工商业发展影响很大。
  诸如,商埠经六纬三路路西的德孚洋行是座两层楼,1921年竣工,样式独特,左角呈半圆形凸出,像个堡垒。这家洋行为德国人德恩创办,专卖颜料。当时在济南以至全国流行的“阴丹士林”细布,布名就来自德孚洋行的“阴丹士林”颜料。创建于1918年的太隆洋行,加工、销售发网,也曾名噪一时。美最时洋行初期经营颜料,不久改做化工原料生意。太古洋行垄断过济南的白糖市场。禅臣洋行先后经营过机器、棉纱、棉布、木材等。今济南商埠经二路的凤翔街,曾被当地人称为“华丰后”。原来,德国人在这条小街的南侧路口开设一家华丰洋行,街址就在华丰洋行后面,故名。
  济南早期的德式建筑,还有建于1901年的经二路路北191号的德华银行。原本是黄河铁路大桥德国工程师的住宅,1906年改为德华银行。德华银行是济南的第一家外商银行。这座建筑物具有德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但又别具一格。它适应地形采取非对称的自由布局,建筑物大部分为两层,局部为三层,阁楼的山墙面呈阶梯状。原德华银行建筑物现在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济南商埠经一路、经二路的部分街景,带有些许德国风情。这一带保存至今的德式老建筑,有掩映在法国梧桐茂密树阴下的德国领事馆、德华银行、老邮局、胶济铁路火车站、胶济铁路宾馆等。
  济南开辟商埠后外国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办理各国的事务,若干国家在济南设立了领事馆。最初,清朝政府以济南自开商埠、未与任何国家签订条约为由,曾经拒绝外国在济南设领事馆。1902年,清朝政府准许德国在济南设立商务办事处,地址在经二路纬二路西北角的德国商人贝斯别墅内。1903年6月,德国政府授意贝斯自行升格为领事馆,在别墅升起德国国旗,悬挂“德国领事馆”匾额。同年8月,清朝政府正式承认了这个既成事实,这是外国在济南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
  德国领事馆的大部分房屋建于1901年,宽阔的庭院花木扶疏,庭院东、西两边各有一座楼房,都是典型的德国建筑艺术风格。东楼总面积2100平方米,为馆务办公室和职员宿舍,两层加屋顶阁楼层,立面三段式,双坡红瓦屋面,对称布局。西楼面积570平方米,为当时的德国领事办公和居住专用,也是上、下两层,带有阁楼和地下室,砖木石结构,造型优美。

■德国等国家商品的涌入,明显地影响 到了当时济南人的日常生活
  老济南的德商活动,自然是为德国侵华势力效劳。但客观上,对济南商埠乃至整个城市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则起到一种促进作用。位于商埠经三路48号、纬二路西的小广寒电影院,为当时济南最大的电影院,建于1904年,1906年正式营业,上演黑白无声电影,多为外国故事片。商埠经三路纬二路西的新济南电影院,也是德国人创办。这家电影院上演美国“好莱坞”电影,当时接连演出的彩色故事片《出水芙蓉》和《乱世佳人》,真叫看惯了黑白片的观众大开眼界。
  商埠经一路纬五路西的若瑟医院是德国人经营的医院。若瑟医院是济南最早的西医医院,1923年由德国教会创建。位于商埠斜马路的德华医院,由德国医生沈施博创办。
  此外,德商胶济铁路饭店是当时济南档次最高的饭店,店址在胶济铁路火车站附近。它专门供应德国风味餐饮,可以举办大型宴会。商埠经一路纬一路口西南,至今矗立着原津浦铁路局管理大厦。这座建筑物的原址为当地的一座古庙十王殿,1909年拆殿建厦,1910年竣工。它沿用德国古典建筑艺术的镶嵌粗糙毛石装饰手法,砖石结构,屋架、地面、楼板采用木质,走廊为缸砖铺面。这座大厦初期曾称济南铁路宾馆、济南铁路管理大厦。1925年,津浦铁路和胶济铁路两个火车站合并后,成为津浦铁道公司招待所。1928年,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曾在这家宾馆下榻。
  济南开辟商埠以后,随着胶济铁路的通车,火车站一带出现了德国人的店铺、旅馆、医院、住宅,与日俱增的德侨、德商需要专用的商场。1910年,清朝政府把邻近火车站的卍字巷商场划归德国人使用。德国人在这家商场建起一座四面亭,扩大营业面积,卍字巷商场成了济南最早的中外贸易场所。
  德国商品对济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905年,国人创办的济南第一个发电厂,时称济南电灯房,由德国西门子洋行提供的发电机;商埠众多新建筑的设计,出自德国专家之手;当时济南新兴的印染业,所用的颜料来自德国洋行;病人能在各大药房购到德国名牌“拜耳”药品等等。在这种时代变革的情况下,济南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不小的变化。有人形容那时候的若干时尚:“吃西餐,穿西装,住洋房,坐洋车,点电灯,打电话,看电影。”德国等国家的商品涌入济南,不仅影响到广大济南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现一种倾向,“使用新奇的洋货,成为有钱人炫耀身份地位的象征”。
  德国人还为济南引进一个新的树种——刺槐。在商埠的一些德式老建筑周围,都能见到这种枝叶繁茂的树木,当地人称为洋槐。德国侵华势力染指山东早有谋划,其中对刺槐的应用,除了美化环境之外,还准备沿胶济铁路广为种植。“为他们在山东修的第二条铁路打基础。因为刺槐的木质坚硬,适合用作铁轨的枕木。预计胶济铁路两侧栽种的刺槐成材后,足够第二条铁路的枕木用量。”位于今济南市中区经四路299号、德国礼和洋行旧址的老刺槐,已有130多年历史,据传为当初德国人在济南重点试验种植的一棵。
  上世纪之初,德国人在济南所做的一切,其影响,在老一代的济南人心里,还是挥之不去的。正如有人所讲:“回眸百年,心灵震颤后的沉思,‘欧风美雨’并非都是‘和风细雨’,也有暴力掠夺的血雨腥风。其入国门之初衷,是为西方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经济财富,然相伴而来的也有西方的近代文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