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我地瓜干的大哥,您还好吗”
68岁德州老人53年前新泰行乞遇贵人,如今要寻恩人王悦举本报记者赵兴超王小会
  • 2013年02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回忆起当年的往事,高延德老人眼角流出了泪水。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53年前,15岁的德州人高延德带着妹妹,讨饭走到新泰行宫村,16岁的王悦举和母亲常常拿出家里饭分给他们吃,两人在此生活了大半年,度过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今,已儿孙满堂的高延德想寻找当年的恩人,向他们说声谢谢。
53年前,带着妹妹讨饭到新泰
  20日,家在德州经济开发区的市民高延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想要寻找53年前救了他兄妹的恩人王悦举。53年前,高延德才15岁,老家闹饥荒,加上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粮食不够吃,他独自带着妹妹,到外面讨饭。在新泰一个名叫行宫村的地方,他们遇到了恩人王悦举和他的母亲,恩人给他们地瓜干吃,两人才活了下来。
  “当时各个地方都没饭吃,我背着妹妹一路讨饭,到了新泰县金郭大队行宫村。”高先生说,妹妹当时不记事,基本都是他一个人讨饭,经常饿着肚子,如果没有两位恩人,他和妹妹可能都活不到现在。

恩人的地瓜干救了兄妹俩
  高延德回忆说,当时王悦举16岁,比他大一岁,拿着自家的地瓜干给了他和妹妹,两个人常常都是饿得两三口就吃下去。 
  “行宫村是山村,山坡地多,种的地瓜多,不是很缺吃的,我们兄妹俩在那里呆了大半年。”高延德说,他和妹妹住在山脚下的破屋里,紧挨着王悦举家。王悦举和母亲看着他们可怜,要不到饭的时候就给他们吃的。“一到下雨阴天,路不好走,饭更不好要,王大哥和大娘就不让我们出去讨饭了,挤出家里的口粮分给我们吃。”高延德说。 
  王家的情况也不是很好,王悦举的父亲过世早,家中的担子早早压在还没成年的王悦举身上,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还要经常救济高延德兄妹。“他们没把我们当要饭的,更没当外人。”
  “我有俩闺女一个儿子,还有了俩孙子,我妹妹也是儿孙满堂,都过得不错了,但我心里总惦记着两位恩人。”高延德说,他和妹妹商量着想找到王悦举,报答救命之恩。
多方查询,找到恩人线索
  5年前,高延德老人曾到新泰找恩人,但没有找到。高延德说,他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5年前他凭着原来的记忆来到新泰,但已找不到那时的村子。高延德说,自己能活下来多亏了恩人,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日,记者通过“新泰县金郭大队行宫村”这一线索,找到了当年的行宫村,现在已经是新泰市青云街道办事处的一个村子。记者联系了青云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工作人员给了记者该村村主任王先生的电话。
  随后,记者拨通了王先生的手机,王先生说,村里确实有位名叫王悦举的老人,年龄在70岁左右。但王悦举已经很长时间不在村里住了,他会尽快帮忙查找,有了消息,会及时告诉高延德老人。 
当事人回忆: “没有恩人相救, 哪有我儿孙满堂”
  20日,记者来到高延德老人家中,几间房子宽敞明亮。老人介绍说东边一间是儿子住的,西边的自己和老伴住。老人穿戴得干净整洁,院子里还堆着两大堆玉米,让人感受到老人现在生活的殷实。
  “当初没有王悦举大哥和他母亲,就没有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啊!我现在能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全是因为当年有王大哥和他母亲的帮助。没有他,哪有我的今天。”记者一坐下来,高延德老人就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形。
  老人说,1960年,他和妹妹准备离开新泰的时候,王悦举到车站送他们,看到他身上穿的裤子膝盖上有两个大窟窿,愣是将自己身上穿的裤子脱下来给他。“你说,这么好的人,我这辈子怎么能忘啊!”提起当年在新泰要饭的情景,老人依然历历在目,好像这些事情刚发生没多久。
  “希望能找到王悦举大哥,向他说声谢谢,这样我才能感到心安。”得知有了王悦举的线索时,高延德老人非常高兴,恨不得马上见到他。
本报记者 王小会 赵兴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