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字里行间】
活着是一种修行
  • 2013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眠空》 安妮宝贝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年1月出版
  文/陈斯媛
  阅读安妮宝贝的《眠空》时,它安静地躺在我的枕边将近大半个月,随时被翻开,随时可合上。那些有如自白的段落,像一块块记忆的碎片,不锋利,却凛冽,掠去了遣词造句上的惊艳,但当中渗出的禅味可叫人回味良久——活着是一种修行。
  自安妮宝贝开始写作,我便是她文字的忠实观众。看过《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的离经叛道、桀骜不驯,品过《莲花》、《素年锦时》的洁净淡雅,阅览着《春宴》的宏大壮阔,来到《眠空》才真正觉得十几年前看似不理人间烟火的安妮宝贝,一步步落地了,回到真正属于她的人生轨迹上。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安妮宝贝是个保护色极浓重的女子,人们咀嚼她在文字里投射出的经历,议论她与其他畅销书作者间的求同存异,八卦她的婚姻状况。但她对形形色色的炒作却总闭唇不语,刀枪不入。她不轻易接受媒体的访问,与人联络亦是只靠沉默的邮件往来。但在《眠空》里,我看到她对自己的解封,太阳底下无新事,事无不可对人言。她敞开自己的私人生活,不畏惧旁观,写“与母亲、女儿一起旅行”,写“与友人饮茶聚谈”,写“与父亲的告别”,很朴实,也很真实。亲情、行走、阅读、交友,不难看出,安妮宝贝奉行的生活之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其对周遭也不乏感恩及包容。她依旧深居简出,远离人群,但她有自己的原则——“应尽量真实和自在地去生活,不违背不辜负”。她做到了,她完成了自我对生命的修复,坦坦荡荡,清清白白。
  《眠空》全书分为《电露泡影》、《荷亭听雨》、《心如秋月》、《人杳双忘》四个章节,言语上保持一贯的空灵、精致,虽无明确的事件划分,但勾勒出分明的四季轮回,以昭圆满。安妮宝贝投身写作是在1998年。从1998年到2013年,15年锤炼,性情总有蜕变,不过从写作的本质上来看,安妮宝贝对文字句读的“洁癖”从来未变。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总致力于文字的优雅、端庄。她的书容易令人放空,投入与抽离都顺其自然,所以任君白昼忙碌奔波,沙尘滚滚,焦头烂额,睡前阅读一段这样的文字,总能让你停一停、想一想。
  我对书中一段描述印象尤其深刻,她的友人Z指出“你现在所写的作品都太干净了,应该写写痛苦、颓废、残酷、性欲……”她说:“你不知道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写过什么,你没读过,我已过了那个阶段,人与环境的对抗永无绝期。”确实,这是安妮宝贝的心里话,也抽出了依附在读者内心深处的一面镜子。安妮宝贝是20世纪网络文学兴起时的一道另类风景,她独树一帜的选材及出众的文风长久以来为她积累了一群年龄跨度甚广的读者。不过,对于更多的80后来说,她不仅是风景,更是印记。
  人在青春期时有一股莫名的孤独感,但这样更容易被击中共鸣。我们都曾历经内心的叛逆、沉溺在以清高为包装的狂妄里,彼时总想强调自身的与众不同,以为痛苦及迷惘难以排解,于是借助愤懑的文字停泊不安于室的情绪。那时候,流浪似乎是一种情结,迷茫是年代的一个关键词。就像安妮宝贝所说的,“人在年轻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欲望为重。但这没有什么不好。自我中心和欲望所带来的痛苦和洗礼,最终会形成人内在的智慧。如果没有穿越过黑暗与罪,人不可能形成一种最终的趋向修行的心愿”。跌跌撞撞地走过,蓦然回头对视,已经不容分说。成长其实不分年限,没有时长,修行也没有尽头,不设中转站。每一波的记录与自省,从发生到过去,就像是煮沸水的过程,躁动、翻腾、呼之欲出,而后收敛、沉淀、波平如镜。而恰好,《眠空》真正浓缩了这个完整过程,满溢着这种求修行、寻心安的哲思。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安妮宝贝本人,道的却是芸芸众生天天日日正在进行的吃、喝、走、睡,必须走过的生、老、病、死,它使你我身在其中。在阅读中相伴修行,这本书有若知己,更能让你读懂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