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容忍,环境问题才能改善
  • 2013年03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孙世华

  对于存在污染隐患的15个项目拒绝审批,强化执法监管,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河流步巡”和“四个办法”制度,推行“超标即处罚”,对环境问题“零容忍”,确保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开展河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截污分流、污水入网,及时封堵污水直排口,从根本上改善河流水质,对河道及沿线的畜牧养殖点进行清理取缔,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避免反复。(《齐鲁晚报》3月15日报道)
  从上述整改措施当中不难看出,枣庄市正在下大气力保护和修复好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曾几何时,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单纯利益、“快速发展”和所谓的区域经济,搞得往往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开发与引进方式,甚至是破坏性的、不顾后果的野蛮上马。因而,在一线城市中“撤退”的污染企业,就跑到其他城市里“躲藏”;当在其他城市无法存活时,这些污染企业,尤其是那些高污染企业,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纷纷向薄弱环节“抛出绣球”。他们依仗财大气粗,靠金钱铺路,不是“舍近求远”,“上山下乡”,就是“曲线救国”,专门到偏远地区“打游击”,结果,曾经鸟语花香,民风淳朴的原生态古村落遭到毁坏。于是,山秃了,水臭了,田荒了,草木枯了,小动物也不见了。
  枣庄市出台的这项严厉措施,在源头上,即审批环节堵住了污染源。也就是说,谁再想要利用“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子重打鼓另开张,或者凭借规避法律来赚取不义之财,肯定没有出路。而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生产不达标企业失去了地方政府这个“金字招牌”的保护伞,很快就会偃旗息鼓。这是法律与制度的力量,更是“零容忍”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对环境问题“零容忍”,其实就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而要彻底改善环境,建设宜居家园,让人们生活的更健康一些,更有尊严一些,就必须靠“零容忍”来促进。不搞“下不为例”,铁面执法、铁心减排、铁腕治污。只有这样,才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才能让每一个人安居乐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