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运河申遗背后的文化期待
  •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北起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西的省水质监测站,南至杨庄村南大堤,西至南运河河道中线,东侧以南运河河堤外堤脚外扩25米为界限,约173公顷的区域,是运河申遗的保护区。
  沿着这片区域走访,你会发现,无论是借运河水进行灌溉,还是以运河文化为核心进行旅游或楼盘开发,无论是还在使用的运河仓储设施,还是已经老去的运河老航运……这座城市与运河,早已密不可分。
船工的记忆 是运河的影子
  三月的德州,风依然很大。26日下午,东风西路胜利桥下,流淌着昏黄河水的岸边,78岁的杨金山和王村仁等老船工正凑在一起打麻将。因为在运河边当过10多年的纤夫,不需要刻意回忆,足以让他想起,与运河有关的过往。
  曾经繁华一时的德州运河码头,就在如今的桥口街。这里商铺林立游人如织,装卸工上上下下,纤夫的号子是儿时唯一动人心弦的音符,戏水摸鱼、吃水做饭都在船上河边……
  祖祖辈辈都靠拉船为生,连杨金山的儿时记忆里,都有运河的影子。“那时候的水是活水,滋养得很。”
  1955年,杨金山和王村仁长成了20岁的壮小伙,也迎来了运河德州段年货运量和周转量位居沿河各港口之首的大好机遇,二人很自然地继承了祖辈的衣钵,当起了纤夫。
  “这些年引入了黄河水还好些,前几年运河里的水都是脏水,什么时候能看到孩子们到水里再摸鱼捉鳖,那才叫好呐!”杨金山说,自1982年回到运河边居住,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德州市老摄影人安治栋老人以50年代的德州大运河为背景的摄影作品中,商船密集、人流众多的繁忙景象清晰可见。“那时候德州拉船的纤夫数以千计。”杨金山回忆。
  这些碎片化的记忆,在运河经济开发区航运路166号的德州航运货场可见端倪——西至大运河东岸护堤,东到航运路,南北绵延约300米,东西宽120米左右。
  据记载,德州段运河隋朝称永济渠,至清代始称南运河。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大规模治理,二十世纪60年代,可航行300吨驳船和100马力机轮,德州段运河年货运量可达125.5万吨,年客运量达2万人次。年货运量和周转量皆列沿河各港口之首。

大运河是 流动的文化
  3月28日,在中国大运河德州申遗工程指挥部,申遗点整治、工程款审计等成为德州市财政局、文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正在讨论的议题。
  北起省水质监测站,南至杨庄村南大堤,西至南运河河道中线,东侧以南运河河堤外堤脚外扩25米为界限,约173公顷的区域,是运河申遗的保护区。
  记者沿着这片区域走访,发现无论是借运河水进行灌溉,还是以运河文化为核心进行旅游或楼盘开发,不论是还在使用的运河仓储设施,还是已经老去的运河老航运……这座城市跟运河密不可分。
  在山东省著名作家、学者、德州市运河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刘金忠眼中,因运河而生、依运河而兴的德州文化,从古至今从未与运河文化相剥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德州与北京、天津、聊城同时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运河给德州带来了经济繁荣,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漕运文化。
  经济的繁荣为德州带来了文化的昌盛,这一时期,德州聚集了一大批文人名士,明清全盛时,仅德城区涌现进士124名,康熙、乾隆二帝留下歌咏德州的诗作近百首。
  文化昌盛,带动了城市发展。清乾隆年间,德州城池已具相当规模,建筑蔚为壮观。为乾隆帝南巡建造的恩泉行宫,亭台楼榭,富丽堂皇;城内永庆寺,为唐代古刹,殿堂巍峨,有佛像千尊,香火极盛。在大运河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个由漕官、水手、运丁、船工以及搬运工在内的庞大的漕运船帮,同时形成了独特的运河号子……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那么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追忆起德州的运河文化,刘金忠如数家珍。哪怕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因河道干涸而停航,古代皇家码头、回龙观遗址,以及近现代漕运码头、仓储建筑群、典型民居等建筑,都成为考察运河文化比较完整的原生态景观。
申遗是 修复、保护 和开发契机
  刘金忠说,跟德州经济欠发达的尴尬地位相比,文化意识的觉醒显得更为迫切。相比较而言,枣庄的经济地位在全省也不高,但通过台儿庄古城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已经成为反哺枣庄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
  “就连地名,德州都有浓浓的历史文化味。”刘金忠说,文化的觉醒与突围,不仅仅是我们拥有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更应在区域文化高地的载体建设和开发上有更深入的耕耘。其实,走在运河边上,运河文化广场、九龙湾公园等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开发项目已经兴起。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管理局局长高爱香说,围绕运河文化,他们在载体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以古玩一条街为例,主要体现北方的胡同文化,集书画、古乐、古玩等艺术创作、交流、收藏为一体,通过雅雨楼、店面、院落、露天交易市场等对德州原真生活断面进行复原和展示,通过街面上木偶小戏、假二人摔跤、拉洋片、数来宝、吹糖人等体现德州民间文化的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交叉展示,再现德州明清生活情景。
  2012年,南运河德州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重点河段。为解决河道落差大、水流急、经常决溢等问题,南运河在布局上设计了众多弯道,建造各种形式的堤坝。目前,南运河德州段河道纵横断面、堤防型式和结构基本保持原状,河道也保留着“九龙十八弯”的原生古河道形态。
  “在河道清理过程中,我们将以保护原生古河道形态为原则,再现历史风貌。”市文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南水北调为曾经干涸的运河提供了水源。运河申遗,将是德州修复、保护和开发运河文化的契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