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3日讯(记者 陈之焕) 青岛计划在主要海滨景区、码头、海岛设置气象和环境监测设施,定时发布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水体质量等环境质量公告,并增设海洋预警机制等。 3日,青岛发布《青岛市海洋旅游发展纲要(2013—2016年)》,指出青岛要发展壮大海洋旅游产业,到2016年,海洋旅游增加值达到580亿元以上。科学规划、主题开发海滨度假区和度假地,强化功能分区、设施配套和环境营造,推进港中旅二期、华强二期、少海国家湿地公园、唐岛湾海上嘉年华、今典红树林、滨海欢乐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特色突出的多元化滨海休闲度假产品。推进2014青岛世园会、中山路片区改造、邮轮母港启动片区、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等重大工程和项目的规划建设,推动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区等传统旅游景区的环境美化、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努力实现传统产品的优化升级。 此外,还将完善海洋旅游公共服务。依托东岸、西岸、北岸主城旅游码头,规划建设2—3处海上旅游集散中心,组合不同海上旅游产品,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旅游服务。建立健全海洋旅游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青岛旅游网站、12301旅游服务热线及新闻媒体等平台,及时发布海洋旅游服务信息和安全风险提示信息;在主要海滨景区、码头、海岛设置气象和环境监测设施,定时发布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水体质量等环境质量公告;建立健全海洋旅游安全救援机制和预警机制,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据悉,在海边主要景区设置环境监测设施,及时对海边景点的空气、水质等状况进行监测,有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绿色环保的效应。同时,市民也可根据监测境况及时了解海边环境情况,保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