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造艘小潜艇 专门捉海参 
为推销新玩意昨天下海想“露一手”,结果风太大没法干活
  • 2013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记者 李娜 报道 
qlwbln@vip.163.com
  
  本报4月8日讯 提到捞海参,渔民们自然想到的是“水鬼”,而开发区一家养殖公司购买了一台“潜艇”,或许将改变这种单一的作业方式。这种海参采集器可以下潜到海里,将海参吸附到收集仓中,大大降低了作业风险,并且可以24小时作业。不过,受大风天气影响,原本8日准备下海捕捞海参的计划被迫推迟。 
  8日,开发区大赵家村海边的风很大,几位渔民正齐力掀起一条渔船,准备给渔船上漆。海边还有三个人,地上摆着一堆器械,他们正望着海里一个“大怪物”出神。
  这个在海里露出脑袋的“大怪物”就是民间发明家张五一发明的“潜艇”。长4.5米,高1.6米,重4吨,可以下潜30-50米。
  据介绍,这是烟台开发区一家养殖公司向张五一订购的海参采集器,机器是在湖北制造完成的。5月份到了春季海参的捕捞季节,大量的人工费用让海参养殖户有些吃不消。为了实现海参采集机械化,减少人力投入,才订购了这台机器。
  张五一说,这台机器的制造原理是潜水艇的下沉上浮,实际上就是一个捕捞机器。“这台机器还没有真正进行过海参采集。”张五一说,自从来到烟台,风浪比较大,一直在适应海边的环境,一旦天气晴好,就将进行调试使用。 
  这台机器到底怎样捕捞海参呢?记者观察发现,除了中间一个大肚子,这个机器底部还有4条腿,腿上安装有摄像头,另一个重要部件是长长的“机械臂”。机器周围是电缆,这些电缆与操作平台相连,有一台电脑可以看到海底的情况。
  “当发现海参的时候,操作机械臂靠近海参,机械臂上的吸管,会将海参吸附到长管中,进入收集仓。”张五一介绍,这个收集仓能够盛装700公斤海参。  
  “本来想趁今天展示一下,没想到风太大没法干活。”张五一说,由于还没有真正下水捕捞,张五一无法估计出这台“潜艇”的工作效率。但是,相比传统的人工捕捞,这台机器可以24小时作业,并且大大降低了捕捞的风险。如果通过调试,工作效率良好,将为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 
□头条延伸 这台机器造价30万 捕捞量暂时未知
  对于自己下岗工人的身份,张五一毫不避讳。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一位从事发明创造的“贵人”,开始对潜艇感兴趣。通过向他人请教和阅读相关资料,他和一队人马制造出了能采集海参的“潜艇”。
  “这个机器的造价是30万元,为了搞这方面的创造,已经背负了两三百万的债务。”张五一说,但他没有打算停下来,海参采集器迟早会进入市场,就像小麦收割机一样。
  这个海参采集机器,是否能取代“水鬼”?随着烟台海参养殖业的发展,从事海参捕捞工作的“水鬼”薪酬越来越高。一般一天的捕捞量在七八百斤,薪酬在一两千元左右。
  张五一说,在媒体的大量报道下,不少企业对他的发明感兴趣,但是常常咨询了半天,就没了下文。他认为,这个机器没有一个明确的捕捞量,造价又很贵,投入啥时候收回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不少企业不敢轻易购买使用的原因。
发明的首台“潜艇” 曾被海事部门叫停
  许多人称呼海参采集器为“潜艇”,对这个名字张五一并不十分认可。因为之前张五一也曾经发明过这种机器,而且还成功卖了出去,但最终被海事部门叫停。
  2012年,张五一发明的海参捕捞器被大连一客户花了15万元买走。因为“潜艇”里面有人操作,海事部门出于安全考虑,称可能产生生命危险,不让“潜艇”下水使用。
  据介绍,机器模仿了潜水艇的原理,在专业船舶制造者看来应该很简单。“如果有大公司愿意制造,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张五一说,他还没有为这个无人“潜艇”申请专利的打算。
  不过,最让张五一尴尬的是,目前国内并没有民用潜艇的行业规则。有了2012年的教训,他也曾打算去办理相关手续,却没有一个明确部门可以咨询办理。
  在张五一看来,海洋开发有广阔的前景,民用潜艇在海洋养殖业上的应用也会“前途无量”,但是迟迟没有出台行业规定,让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摸索。他希望尽快出台民用潜水艇的政策法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