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鼓励保护创新,最好别收费
——一个美国分析师眼中的“微信收费之争”
  • 2013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特约撰稿 纽约华尔街多媒体公司主持人 陈子淳
  近日,腾讯公司的应用软件微信即将收费的说法在网上盛传,官方也已表态将考虑对微信收费,理由是微信占用了过多的移动网络资源。此说法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多争议,其中一种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我已经支付了网络流量费用,如何使用这些流量是我的自由,运营商没有理由重复收费。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传统网络运营商与新兴移动媒体之间的博弈,如此的博弈结果会怎样?笔者在纽约专访了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公司的首席科技类股票分析师斯科特·凯斯勒,凯斯勒先生认为,类似的竞争在美国鲜有先例,但从鼓励竞争和创新的角度看,传统网络运营商应该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增强自身竞争力形成良性竞争,而不是用行政的手段强行维护自身利益。
  首先,凯斯勒指出,传统网络运营商面对新兴移动媒体的冲击,想要用收费的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是可以理解的。网络运营商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铺线缆,架机站,建机房,然后通过收取话费、短信费和流量费来盈利。这就好比建一家电影院,盖房子和装修花了不少钱,并且为吸引客流量而降低电影票价格,但可以依靠高价卖出小吃、饮料等附加产品而盈利。假设有人买一张票进场看电影时不但不消费,还以比电影院更低的价格出售小吃和饮料,由于没有什么成本负担,他可以轻松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且更受消费者欢迎。当然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电影院关门,大家都没有电影看。所以说,面对网络新兴媒体的“搭车”竞争,传统网络运营商确实有他们的难言之隐。
  然而,凯斯勒同时认为,不能因为传统网络运营商想要维护自身利益就轻易伤害新兴移动媒体的利益。在美国也有很多的社交媒体网站,比如说脸谱网(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但是并没有一家网络运营商会对他们收费,究其原因,就是网络运营商对高科技网络媒体的收费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自由竞争和创新能力,而后者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在美国,很少有网络运营商和社交媒体网站之间的直接竞争,更不存在收费问题。凯斯勒先生回忆,美国政府曾经也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人提出议案由大公司给运营商缴纳费用,因为这样的费用小公司是无力承担的。但是美国政府最终仍然没有允许运营商对移动网络媒体收费,就是考虑到收费会给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总之,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带来的应该是更加优质和便捷的生活。如果一项技术成果能够让整个社会享受到更物美价廉的服务,就没有必要因为其他因素阻碍其发展。现在运营商对新兴网络科技公司收费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在扼杀互联网的创新能力,也是在抑制自身的发展空间。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一项技术创新最多引领业界三五年就会被替代。在传统运营商与新兴网络公司竞争中,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才能不断给运营商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在保证互联网创新力量的同时,也推动运营商自身发展壮大。

  日本:
运营商推不限流量套餐

  日本的即时通讯工具Line,以及AppsPush、FacebookMessage、TwitterDM等大量实时推送服务也占据了运营商大笔的资源。但日本的运营商直接推出了不限流量的包月套餐,也不向Line等公司再收费。Line等即时通讯工具远没有成长到威胁电信运营商营收的程度。反过来,对运营商来说,不仅不担心电话费收入的下降,反而有了一个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用户使用Line的前提是为智能手机缴纳包月上网费,从长期来看,包月上网费将取代电话费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要收入。
  用户使用Line无须向运营商和Line缴费,当然,假若使用增值服务,比如表情,那是需要自己买单的。大量收费表情,成为当前Line的主要收入之一。另外,Line也面向企业推出了官方账号,企业付费开设Line官方账号后,可以向把该企业账号加为“好友”的用户直接发送短消息。“企业账号”很有可能成为Line开发商今后的主要收入。
韩国:
就算有抱怨也不收费

  韩国版的微信是Kakao Talk,跟微信基本没区别——在韩国55%的智能手机当中,Kakao Talk的用户普及率达到95%。尽管Kakao Talk用户每天发送的信息量是韩国三大运营商的3倍,运营商也抱怨连连,不过Kakao Talk依然对用户免费,运营商也不向Kakao Talk收取额外费用。
  去年6月,韩国最大的两家运营商SKT和KT对用户使用网络通话服务进行收费,但运营商并非铁板一块,韩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LG Uplus宣布了截然不同的策略:该公司用户可以免费使用Kakao Talk等免费通话服务。该公司管理者认为,这是主动进攻型的新市场战略。分析师认为,LG Uplus目前自己的用户比竞争公司少,即使全面开通免费无线网络电话,短期的蚕食收益也小于用户增加带来的收益提升。 (宗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