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考热背后,几多无奈与盲从
公务员招考热持续“高烧不退”溯源
  • 2013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3日,省公考济南五中考点,大批考生入场。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 邢振宇 郭静
□延伸调查
  4月13日,40万余考生参加省公务员考试,平均40个人争一个职位。人如潮水的“考试大军”再度引发人们对于公考热的冷思考。究竟为什么公务员考试持续走热?公考“高烧不退”又折射出了哪些社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
催生公考热

  现实的就业压力,是促使不少人选择走上公考这条“独木桥”的直接原因。“许多基层公务员岗位要求不多,只要是本科生就可以报名,而企业招聘对专业限制很严,所以很多同学找工作先选择考公务员。”考生小张是一名大四学生,临近毕业,边找工作边考公务员是绝大部分毕业生的选择。“我们班的同学能报名的几乎全报了。”
  “受现在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方式来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众多报考者中,应届毕业生数量能占到60%左右。”中公教育(从事公职考试培训的专业机构)常务副总裁张永生分析认为,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务员招考对高校毕业生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考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今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大。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51.5万人,占全国总量的近8%,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部分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所减少,部分高校也反映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于往年。
好名声高收益
引发报考热

  “公务员古往今来都是职业声望很高的职业,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公务员成为了他们心中比较有吸引力的一个职业。”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今天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远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同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的总体综合收益是比较高的,“吃皇粮”依然是许多人的首选目标,公考热与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以及现实利益获得有一定关系。
  在众多考生中,还有一些是被迫的,报考公务员不是自己意愿而是父母决定。来自平阴的小贾已经连续考了三年,其实他喜欢的是动漫制作,但是父母什么工作也不让他找,一心只让他考公务员,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最有前途的。
  “有些人已经有很好的物质基础,但也想成为公务员,从前阵子很火的千万富豪开跑车参加公务员培训班就可见一斑。”猿题库考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沈栋认为,从古至今,“官本位”思想深入民心,在中国人眼里,公务员比其他工作更有“地位”,使得一些人形成了对权力的崇拜、膜拜,甚至有人坚信只要有了权力就会有金钱和地位。
考进机关“围城”
也有很多无奈

  公考就像“围城”,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也很无奈。“考上公务员未必有那么好。”历经八年公考路,杨杰终于在去年考上了一家省直机关。
  回顾八年路程,再看到如今的公考大军,已经工作大半年的他说,公务员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光鲜,“令人羡慕的只是一部分,更多是生活在基层的公务员,薪酬不高,福利也一般,工作还很忙碌。”已经35岁的他现在单位办公室做文字工作,级别是副主任科员,“一切从头做起,身边很多年轻人级别都比自己高,压力挺大的。”
  之所以这么多年坚持考公务员,他觉得是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都说公务员这个工作好,以前看到有的同学在政府机关工作,就是同学聚会时大家也高看一眼,自己也觉得很受刺激,就憋足了气想考上。”
  “如果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考公务员可能会失望,只要权力关进笼子,透明公开,隐形福利就会消失。”王忠武表示,公务员如果没有了行业的地位之分、福利差别,有了社会统一标准的保障制度,公考的热度也就消退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