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闻聚焦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救灾问责
  新闻回放:四川芦山县清仁乡副乡长杨成毅因在抗震救灾中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一些严重工作失误,于当日上午被就地免职。这一迅疾之举,或引灾区干部较大心理震动。

  《新京报》评:有那么多的灾民,仍然缺衣少食,没有帐篷,固然可能是因为天气和自然环境造成的,但若是因为官员救援不力而致,就应该对这样的官员零容忍。
  这个时候,就应该进一步加大追责的力度。救灾、赈灾火烧眉毛,对失职渎职、救灾不力的官员不但要依法问责,而且要果断问责。这样才能让各级官员认真救灾,急灾民之所急,提高救灾效率。

  《京华时报》评:身为灾区干部,灾难来了,群众可以撤,干部却要迎上去;群众可以歇,干部却要连轴转。这是灾区干部的不易处,但这就是干部的责任啊。我们常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要的就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够为群众遮风挡雨。如果不能,要你何用?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也只有在这种关键时刻、生死关头的见证,才能检验其过硬的素质,才能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既是要当干部,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要有这样的工作状态,就要有这样的随时为群众服务、奉献乃至牺牲的精神。也只有经受这样的考验,干部才是合格,才是人民需要,值得信赖的。有这样的干部,灾区重建也更加指日可待。

组织学生捐款
  新闻回放:不为地震捐款,孩子就拽着家长衣服不让走;孩子捐出了零花钱,回家后又委屈地告诉父母“老师表扬捐红色的钱”。这是近日在北京几家幼儿园传出的消息。而在当地的另一所初中,老师拿本登记学生捐款数,很多学生跟风捐款超百元。

  《青年时报》评:当学校一边高叫着“自愿捐款”,一边对捐款多的学生大肆宣传,让那些榜上无名的孩子们垂头丧气。有些学校甚至把捐款金额和三好学生、品德优秀等联系起来。对孩子们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暗示吗?钱就是爱心,钱就是三好,钱就是自尊!
  当爱心成为一场攀比和炫耀,它就成为一种伤害。学校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帮助他人,关怀那些灾难中的同胞,这是教育者的职责。但是孩子们献出的爱心应该是出自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爱心表现,事实上,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捐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的劳动果实。用他人的劳动果实换取自己的荣誉和虚荣,这样培养成的爱心其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
  这么简单的道理,学校不知道吗?据网上报道,有些学校硬性规定捐款金额,还有的学校让孩子们在雨中排队进行捐款,这些是出自培养爱心的本义呢,还是为了给学校扬名,给校长加分?
  捐款,本来就应该是自愿的,硬性摊派不管落到谁的头上,谁都会不舒服,要求一个毫无挣钱能力的孩子捐款,就是变相地向家长进行摊派。然而家长再不情愿,又能怎样呢?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大多数家长妥协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有一个好的环境,能过得愉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