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遇害的周某13岁,与不满13岁的覃某,是广西省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平时两人关系比较好,且两家同住一条街,相隔不足150米。覃某因同学们喜欢与周某玩耍,并曾议论她不及周某漂亮,因而对周某心生嫉恨。 《钱江晚报》评:嫉妒是人的本能,本能失控,嫉妒恶性膨胀,才导致了悲剧。人需要学习控制本能、管理本能。学校、班级,就是学习的场所,学校的教育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报道很简略,我们无从知道,两个孩子的学校在“育人”方面是怎么做的,我们只看到本能失控的结果。 你比我漂亮,我就让你消失。在复旦投毒案和其他案件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看到这种思维方式。在平常的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也很普遍,只是表现形式不那么极端、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一旦引起关注,悲剧已经不可挽回。改变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的社会运作方式,是社会管理者、制度设计者以及教育者的责任。 教育尽到责任,即使不能避免某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有可能减轻其恶性程度,减轻其后果。 微博骂校长 新闻回放:因嫌学校饭菜质量差,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一名学生在微博上指校长与食堂存在利益输送,还爆了粗口。校方将这些言论打印,让涉事学生签字确认后,将其开除。 《晶报》评: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一个孩子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也粗暴践踏了一名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这种“杀鸡儆猴”的狠招也会让其他学生噤若寒蝉,如此扭曲的言传身教,更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巨大阴影,让他们对质疑和批判充满恐惧,让他们从小就习惯听话和顺从。 老师施教于学生,但不可凌驾于学生的权利之上,更无权对不顺自己心意的学生滥施处罚。具体到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开除骂校长的学生一事,或许这名学生的言语有不当之处,但这不正是考验学校施教能力的时候么?如果学生言语行事皆无可挑剔,各种道理都明了于心,还要学校和老师干什么?更何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正是教书育人者的职责所在,开除学生的做法不仅是失职,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亵渎。 所以,对于开除学生的决定,深圳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有必要再评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有必要及时介入此事,给被粗暴剥夺受教育权的孩子一个说法,给培养质疑和批判精神的教育理念一个说法。 拾金求报 新闻回放:发现乘客失物及时归还或上交,这是出租车司机应有的职业道德。然而,安徽芜湖市一名的哥在归还乘客遗失的手机前,竟索要500元报酬,理由是“乘客手机贵”。乘客无奈给钱要回手机,心寒之余举报了他。 《北京晨报》评:从法理上看,《物权法》第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从情理上讲,出租车司机在归还乘客遗失物的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期间还会影响正常的营运。因此,“拾金求报”作为的哥的一种利益表达,并不违法;然而,索取酬金的具体数额确实值得商榷,的哥“坐地起价”不可避免地遭受公众的质疑和批评。 偏差的利益表达,让“拾金求报”的双方都成为受伤者;乘客有了不愉快的消费经历,的哥“赔了夫人又折兵”。消除争议和纠纷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互动规则。只有通过明文规定的法律制度规范失物归还酬金的标准问题,明晰施报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边界,类似的尴尬才会逐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