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软硬兼施编织渔民“安全网”
  • 2013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风诡云谲的海上,政府有责任保护本国渔民的合法权益。中国渔民的海上安全最终离不开稳定的周边环境,所谓上兵伐谋,构建什么样的周边战略至关重要,宣示国力倒在其次。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本月,中国渔民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继一名中国台湾渔民被菲律宾海警枪击身亡之后,又爆出了其他周边国家接连扣留中国渔民的消息。如何保障中国渔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自然成了中国处理周边外交时需审慎考虑的问题。
  其实,中国渔民海上作业的安全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凸显并且在数量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不排除有渔民违规越界作业的问题,但周边关系中的纠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渔民的正常作业。在风诡云谲的海上,渔民误闯误入他国海域或者对方对海上边界有异议都很难完全避免,但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政府都有责任保护本国渔民的合法权益。
  面对个别不断制造摩擦的周边国家,保护中国渔民的作业安全,强大的国家实力是最坚实的后盾。伴随着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都与日俱增。对那些不能与邻为善的国家来说,强大的中国有着强大的威慑力。一些国家曾经以种种借口扣留过中国渔民,但是经过外交斡旋之后还是予以释放,背后自然有国家实力的博弈。今天,中国渔民海上作业的范围越来越大,利益与风险也是并存的,这不仅需要政府及时提供安全信息,引导渔民规避风险,更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和谈判,及时解决渔业纠纷。实力强大的政府在谈判中无疑拥有更多的外交筹码,也更能有效保护本国公民。
  面对频繁发生的渔民被扣被枪击事件,国内有些人希望政府在对外交涉时有更强硬的态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应当看到,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态度和要求,在策略上也当有所区分。中国在近代史上曾经饱受强权欺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我们的国力足够强大,也应避免以强权手段解决周边纠纷。我们优先选择的应该是依法解决纠纷。去年震惊世界的“湄公河惨案”发生之后,中国警方就通过多国联合侦查执法的方式抓到了凶手,并依据国际法将他们引渡到中国。在国际渔业纠纷中,政府不必一味“护短”,但可以及时为渔民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明确反对的是一些国家的暴力执法甚至绑架式执法,那些枪击或殴打中国渔民的,尤其应该受到严厉谴责。
  导致中国渔民作业环境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事件往往有不同的起因。总的来看,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环境仍然潜在着一些威胁。中国渔民的海上安全最终离不开稳定的周边环境,所谓上兵伐谋,构建什么样的周边战略至关重要,宣示国力倒在其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