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背上”的战争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健壮的“马”双手紧紧箍住骑手的双腿,在沙土地上飞奔驰骋。“马”背上的孩子被“马”颠簸着,一上一下起伏着,双手扬起或单臂挥舞,就差拿着方天画戟或关二爷大刀了。
  □ 刘伟

  骑马打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在济南的孩子们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所谓“骑马打仗”就是孩子们分成两伙,自愿组合,两人一组,当马的孩子一般人高马大,被背的一般是身轻灵巧的孩子。
  开打令一发,两伙的“骑兵”们列阵一字或人字,迎面就冲上去了。“马”背上的人可以用手去拉拽对方,只要把对手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倒,对方这一对儿就算输了,必须下场。直战斗到一方人马全部被拉倒,一对儿也不剩,才算赢。
  规则中,当马的孩子不准动手拉扯对方,但是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一样可以把对方连人带“马”撞翻在地。有的不敢正面去和对手撕斗,便灵巧地转到对方的后面去偷袭,一把拉住骑手的后背衣襟,就给拽下来了。但对方的同伙可以相互掩护,背靠背或形成犄角之势,或三四对儿围成一个圆桶状,共进共退,水泼不进,火烧不着,真和战争年代骑兵的作战方式差不多了。
  健壮的“马”双手紧紧箍住了骑手的双腿,驮着一个个兴奋得涨红了脸的孩子,在沙土地上飞奔驰骋。“马”背上的孩子被“马”颠簸着,一上一下起伏着,双手扬起或单臂挥舞,就差拿着方天画戟或关二爷大刀了。孩子们嗷嗷叫着喊着,你来我往,脚下尘土飞扬、人腿相缠;背上裸臂相交,吐沫星子四溅,相互斗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打得那叫个热闹啊。
  一场中原大战后,敌我双方都坐下休息,相互慰劳那些挂彩的对手。不一会儿,重新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化敌为友,化友为敌,又开始了新一轮大战。
  我当时是属于那种瘦小灵巧的孩子,如果当马的话,是驮不动一人在背上很长时间的。所以,我大都是作为“马”背上的杀手上阵的。那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在背上瞎折腾。你得时而伸臂搏击,时而蜷缩待机,抓对方身体的什么部位才能把他拉下“马”来,什么时机抓,什么时候推,都是有讲究的。而当马的孩子不仅要高胖,还要结实才实用。有的胖孩子,耐力不行,灵活不够,打不了两三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坐骑是要撞击对方的,还要腾挪灵活,找对手的弱点部位下手,或迂回包抄或正面迎敌,须进退得当。好的坐骑,都不劳驾背上的骑兵动手,一下子就能把对方顶个人仰马翻。所以那楚霸王的“踢云乌骓”和吕布的“赤兔”,并非浪得虚名矣。
  骁勇善战的可以一对一厮杀,你抓我一下,我拽你一下;你撞我一个趔趄,我碰你一个仰八叉儿。战斗激烈时,帽子打飞了,衣服撕破了,手臂上也抓起了血痕,一个个汗水淋漓、衣着不整、灰头土脸,却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最后,挂伤带彩的只是琢磨着怎么回家和家长撒谎的问题了。
  现在,你若在城里,是绝对看不到孩子们玩这种“危险”游戏的,这些孩子,都太“文质彬彬”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