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2012年海洋环境状况公布,局部近岸海域污染程度堪忧
劣四类海域面积一年增五倍
  • 2013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济南5月31日讯(记者 廖雯颖 刘红杰) 5月31日,省海洋与渔业厅通报了2012年我省海洋环境状况,2012年全省海洋环境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污染程度较上年出现较大幅度恶化,劣四类海域面积激增五倍。陆源入海排污未能有效控制是主要原因,全省11个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过半水质为劣四类。
  根据对2012年全省海水各项指标综合评价,全省近岸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面积达90%左右,未达第一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较2011年有所减少。然而,其中未达到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却大幅增加,局部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劣四类海域面积为4463平方公里,与2011年的726平方公里相比增加了五倍,主要分布在滨州、东营近岸海域和莱州湾,主要超标物质为无机氮。据介绍,劣四类海域面积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2012年7月底8月初环渤海地区强降水,沿岸河流泄洪流量剧增,面源污染物集中入海,导致8月近岸海域短时间内海水污染加重。
  莱州湾是渤海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和重要的产卵场及渔场,有黄河、小清河、弥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自2006年以来,莱州湾主要河流入海断面水质多为劣五类,第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的面积约占整个渤海湾面积的30%。2007年以来,莱州湾鱼卵仔鱼数量持续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产卵场、索饵场、渔场功能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2012年,全省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体有所增加,沿岸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依然较为普遍,排放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悬浮物,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堪忧,陆源入海排污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全省11个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过半水质为劣四类。
  去年全省共监测6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对11个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监测结果显示,8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其中6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此外还对黄河、小清河、潮河等13条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入海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经由入海河流排海的化学需氧量为700420.2吨,营养盐60654.49吨,石油类16023.13吨,重金属1196.9吨,砷为82.43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