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观点独生子女家长陪伴多易致早熟,专家建议:
让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
  • 2013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刘清源
    越来越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早熟,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社会原因很多。孩子应该如何成长,作为家长又该如何教育孩子,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和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陈光辉。
  在两位儿童心理专家看来,孩子的成人化表现弊端远大于好处,爱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孩童世界。真正对孩子好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内心需要,“让孩子更像个孩子一样生活”。
  10岁的孩子30岁的世界
  “调查数据相比于现实情况更为保守一些,孩子使用质疑、粗俗、烦闷等类型的口头禅或者语言的现象受学校、班级风气影响不同。”对本报记者提供的论文数据和实际调查结果,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陈光辉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
  现代科技产物让儿童更便捷地与他人联系,从积极方面来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更好适应外界环境。但儿童社会化的加快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陈光辉说:“在当下,一个10岁的孩子和30岁的成人可以接触到完全一样的信息,但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天壤之别的。”
孩子成人化想象力会降低
  济南市民王女士最近接三岁的女儿回家时,女儿指着一个零食对她说:“妈妈,别的小朋友都在买这个。”王女士告诉女儿,她没带钱,不能买。没想到女儿头一横,冲着她就喊:“那你天天在家呆着干什么呀?还不赶快出去挣钱!”
  听了女儿的话,王女士心里惊诧不已,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会说大人的话了?平时在和其他家长的交流中,也有家长提及,孩子有时会说“妈妈,我在幼儿园有女朋友了”这样的话。     
  对于这些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很多儿童看上去早熟跟儿童的生活环境有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更多与家长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同龄人,孩子们一些看上去成熟的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模仿行为,是一种成人化表现。
  “成人化是儿童成长的灾难。应该让孩子更像个孩子一样生活,如果孩子像大人那是不正常的。”孙云晓说。儿童是人生一个有独特价值的时期,不是可有可无的。儿童的语言具有其独特性,内容丰富、无拘无束,富有儿童气息。孩子的成人化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模式化,如果童年生活丰富性不够,那么孩子本该有的好奇心、想象力、幸福感、创造力、敏感度等都会降低。
孩子的世界应该很简单
  孩子究竟应该怎样成长?陈光辉认为,尊重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内心需要才是最重要的。读书与打球、下棋与爬山、跳舞与解数学题对于不同的孩子而言可能都是快乐的事情。缺少及时监管和合理引导是部分孩子出现过早成人化的重要原因。就此现象陈光辉指出,“孩子的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强,环境因素对其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的影响越直接、越深刻。因此,父母、教师乃至社会人员更有必要关注年幼孩子(0-12岁)的成长与发展”。
  如何规避孩子的成人化表现,孙云晓介绍,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儿童的社会化有两个特点,群体性和实践性。这里不仅只是让孩子和同龄人交往,也包括与年长几岁孩子混龄交往。这种充分的交往,能让孩子享受童年,对其性格培养有帮助。”
  另外,孙云晓建议要控制孩子与媒体的接触范围。过多的成人作品,比如反映社会现状的言情剧、成人节目孩子要少看,看多了也会让孩子产生模仿行为。建议家长多给孩子看专门的儿童节目,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孩子的学习欲望强,但是辨别良莠的能力不强,因此父母应该在充分尊重孩子内心需求的基础上规范、引导其所从事的活动和接触的内容。”陈光辉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