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代中原堪比西双版纳
  • 2013年06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除非在动物园中,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没有大象了。在中国,它们已经“退隐”到云南和东南亚的丛林中。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其旷世名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精确地指出:“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两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而根据甲骨文可以发现,商代种稻子比现在早了一个月。
  看来当时中原的气候环境,堪比现在的西双版纳。随着地质变化和气候变迁等原因,大象慢慢退出黄河长江流域。竺可桢先生曾指出,在半坡遗址和殷墟遗址中,可以看到竹鼠、水牛等热带亚热带动物遗迹。而在周初的文书中,有些字如篮、筐、算、筹、箅、筵等器具,本意都和竹子有关,很多都是竹子制成的器具,可见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北方的竹林普遍存在。而在史籍中,类似的记录也很多。除了地质、气候变迁,人为猎象也导致大象的减少。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大象活动范围被压缩。
  大象是什么时候南移的呢?有学者分析:进入西周后,亚洲象退出黄河流域,古文献中关于大象的记载出现在扬州、淮夷、楚蛮等地。《三国志》中东吴孙权曾向曹操进贡大象,此时亚洲象应该在江南还有分布。曹冲称象也是大家广为知道的故事。自南北朝至唐朝,四五百年间野象分布区由长江以南继续南移。唐末五代时野象分布北界的东端,已由战国末年的越地,南移至温州、福州、漳州一带。公元920~940年,象牙仍是福建的主要贡品之一。直到南宋,福建漳州一带仍然有大量野象分布,而且十数成群危害庄稼,导致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在《宋史》中记载“建隆三年,有象至黄陂县……明年十二月,於南阳县获之,献其齿革”等,可见当时湖北等地还有大象活动。有人推测,大约在元明之际,大象退出南岭,直到19世纪30年代,广西十万大山一带的野象才最后灭绝。从此野象退缩于云南一隅。有学者曾经估算,三四千年以来,从华北中原一带一直到云南,大象的领地向南移了两千多公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