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限于实名举报”降低了监督门槛
  • 2013年06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通过举报材料打击腐败,关键要看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是否有价值。从我国对举报人保护的现状来看,也考虑到人们对打击报复的顾虑心理,匿名举报有存在的价值。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近日,10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展开新一轮巡视工作。据央视网报道,中央第八巡视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他们将会对投诉人及来电进行全程保密,投诉人并不局限于实名制举报。
  在打击腐败的过程中,实名举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纪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凡是实名举报的,优先办理。事实上,由于害怕遭到打击报复,一些掌握官员贪腐材料的人不愿意采取实名举报的方式。“不局限于实名制举报”,降低了监督的门槛,体现了中央遏制腐败、打击不正之风的决心,是值得肯定的。
  通过举报材料打击腐败,关键要看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是否有价值,至于是实名举报还是匿名举报,只是形式上的差别。的确,实名举报对举报者和举报材料都有更严格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匿名举报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据中纪委年初的通报,匿名举报贪腐的案件中,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的诬告和陷害,但通报也从侧面证明,匿名举报的材料也有不少是真实的。能否起到打击腐败的作用,这是判断举报材料价值的依据,采取哪种举报形式,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有观点认为,匿名举报容易产生虚假举报,会浪费司法资源,这种观点是本末倒置。如果因为投入多,就放掉一些有用的线索,只能助长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
  相比匿名举报,实名举报的材料通常更具真实性,不过,考虑到人们对打击报复的顾虑心理,匿名举报能带来更多的反腐线索。从现有的例子来看,即便是实名举报成功,举报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像罗昌平这样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在“扳倒”刘铁男的过程中,也免不了受到威胁。在现实中,掌握腐败材料的人,有些在贪腐官员身边工作,有的则是贪腐行为的受害者,相比腐败官员的权势,这些“潜在”的举报者本身就处于弱势,出于对打击报复的恐惧,他们很可能选择沉默。在一些人看来,匿名举报更“安全”,如果这条路是畅通的,他们愿意把反腐的意愿付诸实践。
  另外,从我国对举报人保护的现状来看,匿名举报仍有存在的必要。目前,我国有关举报人保护的规定散见于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相关规定过于抽象,缺少可操作性,不能给予举报人有效的保护。正如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所说,“与许多国家严密的证人保护制度相比,我国立法和具体举报落实制度都明显落后。”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内,匿名举报还是有存在价值的。
  话说回来,无论是匿名举报还是实名举报,都发生在腐败行为之后,即便惩处了腐败者,有些损失也是无法追回的。反腐,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预防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潜在的腐败分子既不敢贪也不能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