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向性强专业最好找工作 |
本报记者调查济青8所高校发现,机械等工科专业仍是就业“大拿” | |
- 2013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5月底,在青岛举办的女性专场招聘会上,吸引了部分女大学生前来求职。
本报记者 李珍梅 摄
|
|
本报记者 杨凡 邢振宇 李珍梅 实习生 郭水菊 林亚
大学生就业难今年有多难?难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在济、青两地调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8所高校就业情况发现,就业难的确有其客观原因,但也有不少主观因素,学校做好教学改革并适应了市场需求,学生改变了择业思路,就业形势也就可以整体好很多。 就业难现状>> 各高校进度不一,多数不太理想 6月来临,大学生离校时间已不到1个月。校园招聘也进入尾声,各类考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基本敲定。 “虽然说是进入尾声,但我们学校的校园招聘现在每个礼拜都有。”5月30日,青岛大学就业市场部主任朱青文9点就来到办公室,为学生的签约、解约、派遣、落户咨询忙活着。 朱青文告诉记者,今年该校有10220名毕业生,比去年多500人,创历年毕业人数新高。截至目前,完成网上签约和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已经过半。但现在很多学生还在实习或试用期,因此这个数是动态的,每天都在更新,6月中旬将是签约高峰期。 而在中国石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已达到81%。“但今年大型国企提供的岗位有所减少。今年中石化在全国才招2000多人,而往年光一个油田就可能招这么多毕业生。”这位负责人称,今年学校不少学生也受到中石化“解约门”的影响。 青岛科技大学就业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5月1日的统计,学校的签约率为50%,这只是在省内签约的比例,省外签约的目前还没有录入网上,暂时无法统计。 记者从青岛市人社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处获悉,今年青岛有90166名毕业生,比去年增加1764人,是近几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5月30日,驻青高校学生签约率为50.19%。 济南的三所被调查高校,除山东大学“截至5月中旬,本科生签约率已接近70%,研究生签约率已经超过一半”外,其他两所则无法给出就业率数字。山东师范大学就业中心褚庆成老师介绍,由于该校40%的学生属于师范类,目前山东各地方教师招考工作进展不一,17市中完成的只有威海、潍坊等少数几市,9月上旬才能完全结束。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高校统计的就业率均为总体就业率,一般既包括网上签约的,也包括考上研究生的,以及考上公务员、事业编的,也包括出国留学的、创业的和暂时还在实习的“临时工”。
“难中不难”之一 适应市场需求,对路专业好找工作 记者采访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率差别较大。尽管号称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很多高校工科类专业就业“逆势飘红”,保持较好势头。 山东大学学生就业与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朱德建说,今年市场提供的理工科就业岗位要多一些,机械、电气、能源与动力、材料、化学等专业签约率已经达到90%。 山东师范大学褚庆成介绍,就非师范类专业而言,技术类专业,培养方向明确、定向性比较强,学生一般能较快地确定就业意向,如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 而主打财经特色的山东财经大学,该校就业指导处处长苏洪志介绍,会计、金融是该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保持强势的专业。 从青岛受访高校反馈情况看,机械、自动工程、电气等工科专业是就业“大拿”。 青岛大学朱青文介绍,目前已经签约的专业就业排名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经济、管理。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相关专业就业率最高,其次,自动、机械类专业就业率目前也达到90%。同样在青岛科技大学,该校高分子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几乎成为就业的“三大巨头”。据就业办主任张壮介绍,去年高分子学院的就业率为100%。青岛农业大学的工程类、机械类、土木工程专业签约率也相对较高。 在海洋大学,该校的港航、地质、自动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就业率排在前头。
“难中不难”之二 一些“黑榜专业”,就业“逆势而上” 随着对“最难就业季”的关注,一些调查机构和媒体纷纷列出“最难就业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就上了“黑榜”。 对此,受调查高校的就业部门负责人则持不同看法。 “以前学生就业就是银行、公务员,今年请校友、企业家来宣讲,扭转就业观念,一批人进了律所、国企、民企等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尹上介绍,目前,山大法学院本科签约率已达到80%。 “我们学校的信工学院,每周都有IT企业前来宣讲招聘。”褚庆成则以山师计算机类专业举例说,山师此类专业开设较早,学科力量很强,因此也与部分IT行业单位形成了长久的联系,有了自己的用人途径。像软件技术、软件外包、通讯工程、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等专业,因为多年来毕业生的“口碑效应”,每年就业形势都比较好。 黑榜专业就业“逆势而上”还得益于教学改革。尹上介绍,山大法学院2008级双学位班就业率100%,30位学生用5年时间拿到两个学位,“为了让学生更具国际化,让学生具有语言专长,第二专业修英语,可以像英语专业学生一样考专四专八”。 “打铁还需自身硬。”朱德建进一步举例说,针对新闻专业近几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该校也在几年前开始尝试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招生规模有所减少,实行新闻加第二专业模式,读完理、工、经、法再读新闻,培养复合人才,方便毕业生更好就业。目前,新闻专业就业率超过60%,和去年差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