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开始的大学生活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师范学院外文系英语专业60级毕业照。
□曹务堂
1960年,我考入了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前身)外文系。入学三天后,我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学校是啥模样,就被拉到齐河县柳桥公社去帮助社员秋收秋种。我们十几个人挤睡在用麦秸铺的大通铺上,每天到地里帮助社员干活,刨地瓜、割豆子、拉犁、翻地、种麦子,样样活都干。有时候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收工。
因为来自农村,我对于农活并不陌生也不惧怕,但最大的问题是吃不饱。那时我们学生自己办伙食,吃的是用发黄的洋槐叶和玉米面蒸的窝窝头,外加少量地瓜。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极度匮乏,口粮实行定量。吃不饱、活又重,不得已,我只好趁中午休息时到村外或田野里捡一些落在地上的小干枣或黄豆粒充饥。
一个月的助农劳动结束了,我们返回学校上课。我们这一届共有32名同学,本来应分为两个小班,但因当时师资缺乏,只好合班上课。
同学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但令我感到十分新奇的是,我们班里还有四名归国华侨,分别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看见他们就像见了外国人一样。他们戴着手表(当时手表是极为珍贵和罕见的物品),身穿花格的确良衬衫,脚踏一种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人”字形塑料拖鞋,操一口非常外国味的中文。我们农村的孩子行李大多是一个包袱裹着所有的家当,而他们的家庭却殷实富有,例如,我们班一位来自印尼的女同学的行李竟然是皮箱和大包共九件,令我们十分开眼和咂舌。1962年“五一”节游行时,我们班其他七位女同学穿的裙子都是向这位女华侨借的。
在我们班的32名同学中,几乎一半的人在中学学过英语,甚至有人学了六年,已经能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Little Tom》(《小汤姆》),而我和其他同学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因为我们在中学学的是俄语。幸好我们使用的课本是许国璋先生编的《英语》,这本书是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的。所以,我觉得学起来和他们的距离并不大,好像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当时,学习上没有多大困难,而最大的问题仍是饥饿。由于粮食定量不够吃,营养跟不上,许多同学都得了水肿病。虽然50多年过去了,但我至今仍难忘同学们下晚自习后饥肠辘辘、饥饿难忍,不得不喝点开水加酱油充饥(因为是饥饿而非口渴,只喝开水难以下肚,故加点酱油以调味),那令人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今天想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在那个年代,因不堪忍受饥饿之苦而弃学回家者不乏其人,我们班的两位同学和俄语班我的一个中学老乡就跑回了家。
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学校号召大家生产自救,“见缝插针”种瓜菜,搞所谓的“瓜菜代”(以瓜菜代替粮食)。于是教学楼和宿舍楼前后的空地、路边的花圃都被开辟出来种上了胡萝卜和其他蔬菜,就连学校的足球场也被开垦种上了地瓜(那时体育课停了,盖因学生无力跑跳)。我们班一共开出了近一亩地,我当时是班委会的劳动委员,负责蔬菜的种植和管理。种菜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水,二是肥。因为各班都种菜,用水就必须“抢”,于是我只好趁别人午休的时间去浇地。因此,我在大学三年从来没有睡过午觉。为了解决肥料问题,同学们三人一组,两人抬着大铁桶,一人扛着柄长约三米的大铁勺,每天早起轮流值日到教学楼和宿舍楼后的化粪池里去淘粪。事实上,与其说是“淘”粪,不如说是“抢”粪,因为各班都在淘,你起晚了就淘不着。
即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学习上我丝毫不敢松懈。一是我十分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二是我也不愿落后于他人。于是,我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在路灯下或夜间开着灯的盥洗室里读课文和记单词,因为我心中有一个目标:要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过那些在中学学过英语的同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第三学期我的学习成绩就已经名列前茅了,我的努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称赞。
那时不但生活艰苦,学习条件也很差。全班只有一台“601”录音机,且派专人管理,他人不得随便乱动。三年级的时候,全班组织听“Radio Peking”(北京英语广播),每天半小时。据我观察,当时真正听懂者寥若晨星,我(和大多数人)只不过是跟着凑凑热闹而已。除了“实践课”(即现在的“精读课”)使用《英语》课本外,其他课程都是用老师自编的油印材料。由于当时经济困难,纸张的质量非常差,有的上面有很多小洞,有的上面还残留着许多小麦秸秆。不知何故,纸的颜色不是白色,而是浅绿色。用这样的纸印的教材模糊不清,阅读十分困难。
在当时,困难的生活和艰苦的学习条件尚可忍耐,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当时的学风。那年代,根本不鼓励学生学习,谁努力学习,谁就是走“白专”道路。所以,“白专”的帽子时时悬在空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1962年因留了一位学习优秀的师兄任教,“文革”中系主任还为此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1963年,因国家急需外语人才,我们提前一年毕业。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班由原来的32人减少到27人(当年山东省也就毕业了我们这27名英语学生)。结果一人留校当了政治辅导员,四人去了烟台师专(鲁东大学前身),我和另外一名同学被分配到曲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前身),其余的同学分别去了济南、青岛、烟台等地的中学。7月11日,我们结束了三年的大学生活,离开了母校,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
这就是我的(部分)大学生活,但它毕竟已成为“昨天”。希望今天的年轻学子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及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