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云 打着鲜明的“郭敬明”标签的电影《小时代》给人的印象只有一个词:华丽。而片中所谓的朦胧爱情、所谓的姐妹友谊,一点没有打动我。未来的第一部下集甚至第二、三部必将证实我的观点:他们的爱情和友谊是不堪一击的。 什么是坚固甚至永恒的呢?电影中,顾里有一句台词说得还算到位: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这句台词是整个电影隐秘世界观的入口。生而为人,大概逃离不了三大困惑,首先是生的困惑,我能否活下去?靠什么活下去?第二个困惑是性的困惑。第三个困惑就是物质的困惑,我的灵魂如此孤单虚弱,要不要把所有通道塞满物质的产品?一个包的价值是不是我青春的价值? 很多华语电影基本上都是在试图讲述或者解决这三个困惑,三个一起讲,或者三选二、三选一。比如《芙蓉镇》是讲第一和第二个困惑,《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1942》纯粹一些,是讲第一个。有些电影试图讲物质的困惑,比如有一部叫《爱出色》的电影,但讲着讲着还是讲到了爱情,也就是性的困惑。《与时尚同居》有新意,讲到一些物质的困惑,但是最后回到了导演所熟悉的主题:我们为什么而活,是理想还是钞票? 《小时代》一开始用林萧的独白展示了四个女孩子的现状,富二代、里弄女孩、绿茶女孩和彻头彻尾的女屌丝,她们四个人选择成为朋友,统一的价值观没有那么高尚,简单来说就是: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好男友。这四个女孩子的伪装并不能掩饰她们与生俱来的欲望、对物质的认可和亲近。 80后是压抑的,是被体制所抛弃,却时不时渴求体制怜惜的小尾巴。90后则是非常可爱的一个群体,他们不知道顾城也不知道舒婷,不听崔健也不听罗大佑。不得不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生不是问题,为什么而活,也不困扰他们。他们唯一可能的困惑就是物质的困惑。目前正处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阶段,阶层在重组、在打破,圈里圈外都是诱惑也是陷阱。80后、90后还没到中年,就感觉到巨大的危机,灵魂先别论,物质上依然存在困惑: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学历、职业、职位以及那一份脆弱的情怀? 物质,是个坏情人,在一代人甚至更多代人心上打了一炮,但烟消云散后,我们无处安心。 而郭敬明了不起的一点,不在于他能坦承自己就是“物质崇拜”(全世界都知道郭敬明就是物质崇拜,就是名牌奴隶),而在于他能高调地为“物质崇拜”找到一套强有力的理论。他说,“为什么《小时代》要强调那个物质的东西,其实很多人持不同意见。我坚持要放在小说里或者更高的层面去讨论,是因为其实现在电影观众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我坚持,是因为我们的父辈是没有物质概念的,他们穿一样的裤子,吃一样的东西,他们面临的是吃饱饭的极限状态,我们现在这一代还会遇到吗?没有了。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2013年了,大部分的人都不会经历生存的这种极限状态。我们面临的是新的痛苦与挣扎。” 所以,他将“物质崇拜”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讨论,忽然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