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刚
东里、西里、南里、北里四村在南郊扎堆,其实大跃进年代前总共就一个名诸嘉村。访村碑得知唐朝初年建村时就因人多姓杂,先人图吉利求和谐取名诸嘉。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南里人牵头搞风机制造业,四里皆活,几个工业园更是干出名堂。这些年,四里夹一街,可是出了不少人物。我说的这位非官亦非暴发户,是个理发师,叫张培武。 “小老张”是我的叫法。因为张培武这人,论年岁五十出头,可人长得顺眼又不显老,精神头足。我一综合,叫小老张还行。和乡里一般理发匠不同,他手艺老道精准,造型有一套,平头尤其理得好。曾有朋友力邀他去市区开店,他死活不去。他说:村民实在,理发往往图个清凉,他却要赠以靓丽。“就是要在土气里加上点洋气,点缀些美丽。”他如是说。 别看小老张的靓丽发艺店里常常坐满了乡民,除理发烫发的,还有常来闲坐拉呱的。话里话外,能感觉到小老张的另类。首先,他交友标准有点那个,他说只和孝子做朋友,知心者就三个半。有个东北伙计遇到难处,他倾力相助。这朋友很感动,说某些东北人在山东失信影响太坏,没想到自己还能在此得到真正的朋友待遇。过后不但还清了钱,还邀小老张去牡丹江做客游玩。 乡民看不惯小老张的还有“糟蹋钱”:他爱好旅游、唱歌。网上约好朋友,简单一收拾关店就出发。江南也好,大西北也中,游乐一番归来拿照片给乡亲们看,有人直言:“你这放着钱不赚,往外一趟一趟瞎跑,这不糟蹋钱吗?”小老张苦笑着对我说:“有时和这帮乡里乡亲真是无语。”我宽慰他:“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呗。你这次上鸣沙山游月牙泉感觉如何?”他立马回归陶醉:“那个美呀!” 一向好脾气好态度的小老张有时也发火,让我赶上一回。那也是由于乡民看不惯他显摆:“闲时还瞧个报纸,瞎耽误工夫。”小老张那天真恼了,亮开嗓门:“四个村一条街,十份二十份报纸卖不掉,丢人不丢人!”我劝他:现在有人订报,不少人上班忙。小老张不服:“不是,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人还不拿文化当回事。”我拍拍他肩膀:会好起来的,得有个过程,你瞧好吧,小老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