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庆
华山西南六里有个村庄叫北全福庄,那是我的故乡。它位于小清河南岸,黄台火车站北侧。北全福庄是老济青公路济南段北园路和工业北路的结合点,老济青公路穿村而过,把270多户人家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路北户数多,有170多户,路南户数少,不到100户,我的家在路南紧靠着公路。 记忆中,村北是大片的菜地,与板桥村、石桥村接壤,如今大片的菜地全盖上了楼房。南面隔着一条从黄台车站通往肉联厂的支线货运铁路,与南全福庄相望。铁路北侧,两村之间原还有个50多亩水面的大湾,是日本人占领山东时,修建胶济铁路取土形成的一个大坑,地下水上涌,再加上周边几条小河渗透和天长日久的雨水存聚,形成了一个水深七八米的大湾。岸边浅些的地方种着蒲菜,湾里养着鱼,算是村里的副业。到了秋天,便请来两个专业捕鱼人,他们捕鱼不用网捞,而是用马车拉来一条小木船,率领着三四十只鱼鹰,用稻草扎住鱼鹰的脖子,让它们只能叼鱼而不能吃鱼。鱼鹰不停地飞来飞去,捕鱼人也会定时把稻草解开一会儿,让鱼鹰吃上一阵。一天下来几十只鱼鹰便叼满了小船上四个盛鱼的大箩筐。这个大湾是我儿时与小伙伴夏天游泳、冬天滑冰的游乐场,后来被垫平盖成了厂房,如今变成了一个大超市。 全福庄历史很长,据《历城县志》记载,元朝就有人在此居住,明初形成了村庄的规模。传说,明洪武年间,庄上有户人家兄弟俩,家中二老去世便分家过日子。老大家中生活比较富裕,老二因其妻常年有病,家中又遭火灾,家境日渐贫寒。一日老二家中缺粮实在揭不开锅,便叫儿子去大伯家中借粮,孰料被大哥家的黑狗咬伤。老大之妻甚贤,急忙为侄儿包扎伤口并欲借粮,却被老大喝止,赶走了侄儿,然后与狐朋狗友饮酒赌博去了。其妻见此情景,便打死家中黑狗埋于村口,并对外谎称打死了要账人,想借此考验其夫身边的狐朋狗友。众人得知此事后,非但不帮忙,还威胁,不给二百两银子封口便去告官,最后还是老二及子帮忙四处打点。老大见此情景后悔不已。自此,打狗劝夫的故事流传开来,村子也因此得名“劝夫庄”。1946年以谐音改以吉祥语,正式定名“全福庄”。全福庄民风淳朴,历代多出名士,其中最著名的有清代学者、藏书家、辑佚大家马国翰。 故乡是人心中很神圣的地方,儿时的回忆总会让人心驰神往,让我最难忘怀的是村里的高跷队。北全福高跷队远近闻名,以扮相美、腿子高、功夫好、锣鼓响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每年从正月初五一直到元宵节踩遍十里八乡,还曾代表历城区在济南市举办的全市高跷队汇演中获得“最佳表演队”称号。记得小时候,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听到高跷队锣鼓点,就会情不自禁地扭起来。 我儿时最喜欢的游戏是和小伙伴们“藏马虎”(济南土语,就是捉迷藏游戏)。夏天的晚上,月光明亮,七八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藏,一组找,找到了两组角色对换。那时一般都是藏到村里的屋角墙后,我和几个胆大的,常常跑到村外的菜地里,藏到黄瓜架和西红柿架里,还借着月光偷摘地里的黄瓜和西红柿吃。看守菜地的康拐子发现了,便一边大声叫骂,一边左手打着手电筒,右手挥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来赶——那架势,像极了现在流行的骑马舞,小伙伴们便一哄而散跑回家里。 离开家乡几十年,如今的故乡早已不是儿时的模样,但儿时的人物和故事却终生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