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赖以生存的土地面临泥石流的威胁放弃还是坚守让村民难以抉择
千年药乡去留之惑
  • 2013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7月24日,永光村村民忙着转移药材。本报记者 戴伟 摄
  7月23日,所有参与救助的人员在药材种植地旁为逝者默哀。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上接B01版)
  他说,龙的两个儿子被发现时,身上没穿衣服——显然还没起床。而龙晓安的手则和两个儿子紧紧握在一起,“应该是为了去屋里叫醒儿子才遇难的。”后品娃说,这个不幸的场面令在场的很多人落泪。
  摸出一根烟,点上,后品娃吸了一口,又深深吐出来,“我们这里以前没发生过这种事,但是谁保得准下次不来?”后品娃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并非杞人忧天,其实这个地方发生类似泥石流之类的灾害,并非第一次。2012年国家减灾办发布的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造成数十人死亡的“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赫然位列其中。
  多次参与当地灾害救援的一名甘肃籍知情人士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去年的那场泥石流比今年的规模更大,造成的伤亡也更多,“死了好几十人,下游茶埠镇上那座公路桥的桥墩子都被冲断了。”
  7月23日下午,在岷县茶埠镇,顺着该知情人士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212省道穿过的那条发端于永光村蒲鸽落山的河流上,已经修了一座新桥,每个新桥墩子旁边,还竖立着一个断了的旧桥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那次泥石流,与这次永光村泥石流,同在一处山谷,只不过2012年的灾害,位置更靠近山谷下面的岷江而已。
  “这个地方发生泥石流的概率很高。”前述参与救援的那名工作人员分析,由于当地坡大沟深,土质疏松,降水较多,“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很难救助。”
  类似这种两边高、中间低,被当地人称为“川”的宽深地质形态,在当地并不少见。除永光村外,这条川沿线,还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个村庄。
  2010年发生在距离此处百十公里外的舟曲、造成1000多人死亡的那场大型泥石流所在地,“地质地形跟这里类似。”前述甘肃籍救援人员说。
  然而,此处独特的地理条件却对药材种植大有好处。“岷县药材之所以好,就是沾了土质松软的光,药材苗容易扎根,而且这里雨水充沛,气候也很适合药材的生长。”24日下午,在岷县药材交易市场,一批发商介绍说。
种药比种粮收入高
  其实,在地震和泥石流之前,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位于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的岷县,有一个更为让外界知晓的名字:“千年药乡”。
  从地图上看,黄土高原向西延伸至甘肃境内,这里的沟壑高低更为明显,永光村就是这条线上的一个典型村庄。
  得益于疏松的土质和高寒多雨的特殊环境,当归、黄芪、党参等200多种中药材,成为当地的特产。资料显示,永光村所在的梅川镇现有耕地55511亩,药材的种植面积已经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6%。
  从整个岷县来看,2011年,以当归、黄芪、党参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即达25万亩,总产量5万吨左右,分别占到全省的12%和25%。
  说起岷县的药材种植,可谓源远流长。早在1500多年前,“岷归”(即岷县当归)就成为极为珍贵的贡品,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县当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把岷县誉为“药材之乡”。
  1989年“岷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又获得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认证书、绿色食品认证、“岷县当归”证明商标。之后,当归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成为甘肃省首个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
  传统种植习惯加上后来政府的扶持,以当归为首的药材种植业迅速成为当地的热门行业。近几年,随着国内中药市场的火爆,岷县药材种植业更是蒸蒸日上。
  “以前我们还种小麦和土豆,现在更多是种当归、党参和黄芪。”7月23日上午,岷县梅川镇做药材收购生意的杨保忠告诉齐鲁晚报记者,这两年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加上药材收成好、价格高,农民种药材很是受益:“少则五六亩,多则十几二十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种。”
  其中,自然包括永光村村民后合录和后品娃。后品娃家种了十来亩药材,他记不清从何时,村子里开始大规模种植,“至少有十几年了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种这些东西比种土豆和小麦收入要高。”
  常年做药品生意的杨保忠对此心知肚明,“好的年景一亩地药材收入能达到一两万元。”
  “没有这种独特的地理地质环境,岷县很难成为所谓‘药材之乡’。”当地药材市场一商人说。但是,药材的大规模种植,让当地本已疏松的土质更难维持。本报记者在永光村看到,这里的山上大部分都被开垦成耕地,树木稀少。
  威胁已经变得显而易见,出路又在何方?
寻找出路
  黑色的泥土像开水一样,翻滚着吞噬掉所过之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戚被掩埋,后合录和其他村民却无一人敢上前施救:“不知道泥到底有多深,去了还不是送死么?”回忆当时情形,后合录仍心有余悸。
  后合录的家是永光村最高点,从此处开始,山脉随着地势向西北延伸开去。一个东高西低、开口朝左、倒放的“U”形山谷,从永光村所在的东南位置,一直蜿蜒至远处洮河所在的西北角,沿线山谷两边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庄。
  从形状上看,这颇似一个张着口的巨大口袋,后合录家,则在这个斜放着的巨型“口袋”底部。7月22日埋葬了永光村四社10名村民的那场泥石流,即发端于距离后合录家下方不远处的土坡,由于来势突然,很多人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就被掩埋。
  即使如此,后合录仍然不愿离开这片土地。“一辈子只跟土地打交道,出去了啥都不会,怎么生活?”对于45岁的后合录来说,自家门前的这片地,不仅是全家的经济来源,更是属于他这一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旦离去,就意味着与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这对于已经年近半百的后合录来说,并非易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50岁的后品娃身上,他不愿到城里的儿子那里去住,“怕给儿子添麻烦。”
  其实这几年,少数村民已经在考虑出路问题。25日上午,56岁的梅川镇居民杨保忠说,靠着药材种植挣的钱,很多村子的村民走出大山在当地镇上乃至县城,或买地盖房子,或直接买房子。
  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杨保忠说,即使在外面买了房,不少青壮年也只是将老人和孩子留在外面,自己仍住在村子里种地。
  “种地离不开人,而且交通不便,来回一次不容易。”一位永光村村民说,这种情况下,很多外面有房子的人,其实仍然住在村里。
  对于永光村等当地绝大部分村民来说,种地似乎是唯一出路。类似后合录家,女儿能够靠考学出去工作并留在外地的,已属凤毛麟角。“这里地下已经像是个火山口,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自地震泥石流过后,永光村村民后品娃就一直担心,以后会不会再有灾难发生。
  离开这里,难以生存,而留下来,却只能整日提心吊胆,“你说我们该咋办?”7月23日中午,望着遍布山野的翠绿的药材苗,后品娃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01版:重点
 A02版:评论
 A03版:评论
 A04版:重点
 A05版:壹读
 A06版:身边
 A07版:身边
 A08版:身边
 A09版:身边
 A10版:身边
 A11版:身边
 A12版:身边·日子
 A16版:国事·财经
 A18版:娱体
 A19版:娱体·文化
 A20版:娱体·运动
 A21版:娱体·运动
 A22版:娱体·体彩
 A23版:天下
 A24版:天下
 B01版:深读周刊
 B02版:深读·封面故事
 B04版:深读·调查
 B05版:青未了
 B06版:青未了·写作
 B08版:读者
 C01版:今日济南
 C02版:今日济南·剪子巷
 C03版:今日济南·抢眼
 C04版:今日济南·精读
 C05版:今日济南·精读
 C06版:今日济南·都会
 C07版:都会
 C08版:都会
 C09版:今日济南·乐活·大观园
 C12版:齐鲁鉴赏
 C13版:齐鲁鉴赏
 C14版:齐鲁鉴赏
 C15版:齐鲁鉴赏
 C16版:齐鲁鉴赏
 H01版:今日运河
 H02版:今日运河·重点
 H03版:今日运河·经济
 H04版:今日运河·现场
 H07版:今日运河·2110110
 H08版:今日运河·运河金融
 J01版:今日烟台
 J02版:今日烟台·话题
 J03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4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5版:今日烟台·抢鲜看
 J06版:今日烟台·民生
 J07版:今日烟台·24小时
 J08版:今日烟台·高招汇
 J09版:今日烟台·身边
 J10版:今日烟台·关注
 J11版:今日烟台·社区
 J12版:今日烟台·读者
 J13版:今日烟台·便民
 J14版:今日烟台·便民
 J15版:今日烟台·商界
 J16版:今日烟台·星座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今日潍坊·今参考
 K04版:今日潍坊·重点
 K06版:今日潍坊·全媒体
 K07版:今日潍坊·城事
 K08版:今日潍坊·城事
 l001版:今日聊城·封面
 l002版:今日聊城·资讯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活动
 l03版:今日聊城·聚焦
 l04版:今日聊城·聚焦
 l05版:今日聊城·活动
 l06版:今日聊城·活动
 N01版:今日德州
 N02版:今日德州
 N03版:今日德州
 N04版:今日德州
 N05版:今日德州
 N06版:今日德州
 N07版:今日德州
 N08版:今日德州
 N09版:今日德州
 N10版:今日德州
 N11版:今日德州
 N12版:今日德州
 N13版:今日德州
 N14版:今日德州
 N15版:今日德州
 N16版:今日德州
 N17版:今日德州
 N18版:今日德州
 N19版:今日德州
 N20版:今日德州
 N21版:今日德州
 N22版:今日德州
 N23版:今日德州
 N24版:今日德州
 N25版:今日德州
 N26版:今日德州
 N27版:今日德州
 N28版:今日德州
 N29版:今日德州
 N30版:今日德州
 N31版:今日德州
 N32版:今日德州
 P01版:今日菏泽
 P02版:今日菏泽·身边
 P03版:今日菏泽·活动
 P04版:今日菏泽·综合
 P05版:今日菏泽·社会
 P06版:今日菏泽·风雅颂
 P07版:今日菏泽·风雅颂
 P08版:今日菏泽·文化
 Q01版:今日青岛
 Q02版:今日青岛·关注
 Q05版:今日青岛·民生
 Q06版:今日青岛·社会
 Q07版:今日青岛·社会
 Q08版:今日青岛·社会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城事
 R03版:今日日照·车界
 R04版:今日日照·车界
 R05版:今日日照·互动
 R06版:今日日照·赶海
 R07版:今日日照·专版
 R08版:今日日照·社会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大观峰
 S03版:今日泰山·报童
 S04版:今日泰山·最现场
 S05版:今日泰山·形象
 S06版:今日泰山·社区运动会
 S07版:今日泰山·最现场
 S08版:今日泰山·形象
 S09版:今日泰山·健康365
 S10版:今日泰山·健康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要闻
 U03版:今日滨州·关注
 U04版:今日滨州·专题
 U05版:今日滨州·新惠民
 U06版:今日滨州·新惠民
 U07版:今日滨州·综合
 U08版:今日滨州·书画专刊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热线
 W03版:今日威海·速览
 W04版:今日威海·互动
 W05版:今日威海·城事
 W06版:今日威海·城事
 W07版:今日威海·社会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主打
 Y03版:今日淄博·主打
 Y04版:今日淄博·城事
 Y05版:今日淄博·城事
 Y06版:今日淄博·社区
 Y07版:今日淄博·城事
 Y08版:今日淄博·专题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教育
 Z03版:今日枣庄·城事
 Z04版:今日枣庄·专版
 Z05版:今日枣庄·拍客
 Z06版:今日枣庄·热线
 Z07版:今日枣庄·民生
 Z08版:今日枣庄·营销秀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