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戏曲确立自己基本形式的时间,晚于古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缺少足够多的长篇韵体诗。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因稀而贵的长诗,一点没浪费,都形成了很好的戏剧作品。一个戏接一个戏,好像永远也演不完。 CCTV-1播《花木兰传奇》,演到第21集时,木兰终于出征了!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花木兰,一位勤劳的织女,因为国家征兵,年迈父亲名列军册,而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尚年幼,老爹爹必须出征。此时,花木兰恤父怜弟,毅然替父出征。十年征战后,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放弃了皇帝的表彰和赏赐,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重新换上红妆的花木兰,让战友们惊异非常。 人们传颂、演绎这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比故事原本更动人的戏剧作品。 花木兰故事触及人们心灵的是“替父从军”,是木兰的孝悌之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点,无论哪一个版本,都不能改变。 后来所有的文艺作品,都在试图对木兰从军的延伸意义做出更高更深的解释。 一直到了常香玉大师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故事的精神内涵有了一个新的提升。虽然诗歌原文中确有这种意思的流露:“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但可以肯定,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肯定不是在《木兰辞》流传之初就明确的。香玉大师在戏中用一大段唱腔“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来把这个理念表述得畅快淋漓,真是难能可贵。 迪斯尼的动画片,用我们不习惯的审美逻辑给我们一个西化的花木兰。迪斯尼这一版,除了“花木兰能在全是男人的军队里女扮男装生活下来,她的形象肯定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美丽淑女”这个概念之外,其他还都是遵从了中国的传统思维,比如对家族的爱和敬意、不畏强敌、爱情美满等等。 如今,电视剧的编导们认为仅仅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还不够!不深刻,不过瘾!花木兰是拥有男孩性格和气质的女孩也不够!花木兰应该是一个爱国爱家、爱人民、爱和平、多才多艺、能文能武、精灵一样美丽多情的奇女子。 魏国要与柔然罢兵和亲,而一幅刺绣“和亲图”被认定关系和亲成败。热爱和平的花木兰和她的亲人、乡亲们决心为“和亲图”的成功努力。在织绣“和亲图”的过程中,她们经历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亲人被杀,没有吓倒木兰们,木兰两次中毒,险些致残,都奇迹般地康复,并且因此练就了绝技,收获了爱情。 自刘心武研究《红楼梦》之后,许多编导们对“废太子”这类的情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回的木兰传奇中,也有这么一位。虽然编导们把这位废太子藏得更深,还专门在真太子面前竖了一个假的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电视剧固有的表现手段出卖了编导,几次特写镜头,还是让观众注意到了“罗医生”身后的“小三子”。与废太子的斗争贯穿了几乎全剧。似乎向人们警示:最大的困难和危险,来自于内部的斗争。 无论怎样,花木兰替父从军,已经出征了。初入军营的木兰,女性身份一上来就被小范围识破,但我们相信,在军营里,她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前面所有的遭遇都是为后面做铺垫,木兰必将建功立业、爱情甜蜜。 今天的文艺作品中,人们更愿意用“大是大非、大情大义”来表达一种情绪,以此对故事里的人和事做出一些判断:只有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相关联的故事,才是好故事,而对“小情爱、小情绪、小情结”总有些不屑,或者说不擅长表现,时常只把它们当成那些大故事的附加内容。 这样的表现习惯,似乎也没有什么错。把花木兰的故事置于一个大背景之下,赋予一定的思想境界,看似有些拔高,仔细想来,其实,原诗当中也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思考空间:花木兰和她的亲人、乡亲们,面对强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于担当,说明他们把幸福的生活系于了国家的兴亡。木兰的大义,完全有历史的可能,这就足够了。 改一个戏,特别是改一个脍炙人口、大家耳熟能详的戏,比创作一个新戏更难。《花木兰传奇》能把一个老故事讲得扣人心弦,已是难得。 (本文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