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曲,按声腔系统可分为:梆子,如山东梆子;弦索,如柳子戏;由民间演唱形式发展而成的剧种,如吕剧;还有,就是肘鼓子系统。今天介绍四个肘鼓子系统的剧种:柳琴戏、柳腔、茂腔、五音戏。这四个剧种都曾经被称为“肘鼓子”。 弹起土琵琶 唱起拉魂腔 大家都看过老电影《铁道游击队》吧。革命战士被日寇围困时,还乐观地“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心爱的歌谣”。那土琵琶,就是柳琴戏的主奏弹拨乐器——柳叶琴。 柳琴戏,曾叫“拉魂腔”、“拉后腔”,流行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1953年始定名柳琴戏。 被拉魂腔艺人奉为祖师爷的武大周姑子、武二周姑子,早年曾在滕县东关演出。他们敲击锣鼓,载歌载舞,化妆极为简单,戴髯口,扎包头,不穿戏衣,当时演唱的是“随心所欲”的“肘鼓子调”,称为“怡心调”。武大武二,后来就在当地收徒传艺。后在薛城一带有唱“四句腔”者,形式是由一人叫板,唱三句半,后半句由众人齐声帮腔,且尾音翻高八度,“拉后腔”由此而来。 演唱“肘鼓子调”时,只打锣鼓,“拉后腔”时就增加了三弦伴奏。后来,临沂、滕县的“拉后腔”,逐渐确立柳叶琴为伴奏乐器,柳琴戏基本成形。早期柳琴戏艺人三五结伴,走街串巷,沿街挨门演唱,称“唱门子”或者“跑坡”。演出的形式,逐渐由演唱小段到小“篇子”、“对子戏”和“抹帽子戏”,形式始终比较简陋。柳琴戏有一出传统剧目《七妆》,表演中,有的演员要“一赶五”扮演五个角色。这种情况在早期的柳琴戏表演中十分常见,“抹帽子戏”就是一两个演员在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挂上髯口就是老生,摘下髯口就是小生。 柳琴戏就这样艰难地发展着,早期多是几个人,甚至就是夫妻二人,组成小戏班,推着独轮车四处卖艺。这个过程中,还出现过“四霸首”:东霸姚立伦、中霸李金山、西北霸张存如、南霸王水金。他们当中的姚、李、张三位霸首及杨思河、杨思水等人,经常周旋于苍山、临沂、郯城、新沂等地。他们常以商量事务、调解纠纷的机会,组班演出。民国初年,拉魂腔戏班有二十多个,其中较突出的是1912年滕县卜端品组建的“卜班”。后至民国九年,已有与卜班齐名的张增发常春班,还有杨顺宏、单学义班以及徐家班、赵家班等。此时的柳琴戏戏班各行当基本齐全,戏箱行头逐渐完备,艺人也多有一些基本功的训练,演唱也渐趋丰富完善起来。1941年,在济南成立的以赵崇喜为班主的常胜班,全班已有二十余人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之后,柳琴戏的演出朝着正规化快速迈进,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经常组织柳琴戏与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演员一起交流经验,柳琴戏艺人很受启发,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舞台面貌大为改观。在伴奏乐器方面,除柳叶琴为主奏乐器外,增加了笙、笛、唢呐、板胡、二胡、扬琴、低胡、琵琶等;演唱方面,由原来的学员咋唱乐队咋跟,改为演员先哼唱,乐队记谱,再由双方共同商量修改设计,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的柳琴戏,不但艺术精进,还以优秀的文化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排演了《墨子》、《王祥卧鱼》等弘扬地域文化的剧目,新编现代戏《沂蒙情》正在加紧排练,冲刺十艺节! 孪生姐妹 柳茂腔 柳腔和茂腔,同根同源,都是由“肘鼓子”的支派“本肘鼓”演变而来,除了音乐上有所不同,传统剧目和舞台演出基本相同。不少职业艺人能够兼唱柳腔和茂腔。 嘉庆二十五年前后,在鲁南民间说唱形式“姑娘腔”的基础上,结合花鼓秧歌的剧目及演出形式而形成的“肘鼓子戏”,从临沂、日照、莒县一带,流传到诸城、高密、胶县等地。戏班一般只有五六人,乐器只有一面锣、一个梆子,有的连梆子也没有,就用呱嗒板代替。光绪年间,“本肘鼓”逐渐分成两个支派:留在高密、诸城附近的一支,受从海州、赣榆、临沂一带传来的柳叶琴伴奏唱法的影响,有的唱腔的下句尾音改为翻高八度,这种唱法后来定名为茂腔。 另一分支,流传至胶东半岛的即墨、平度、莱阳、掖县一带,常在庙会、集市及农闲时演出,当地观众争相学唱。受当地方言影响,曲调发生变化,形成了与以前有异的新剧种,在当地扎根。莱阳县管村的业余爱好者郭凤鸣,采用莱阳、平度一带演唱《绣花朵》等民歌的伴奏乐器四弦胡琴,在演员演唱时跟随伴奏,并以月琴配合。这种伴奏方法受到观众认可,四胡从此就成为该剧种的主奏乐器。但是,这种改革让习惯了唱“本肘鼓”的艺人很不适应,从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到定调演唱,经历了艰难的磨合。初始时,演员的唱腔与伴奏很不和谐,演员只能顺着弦音,强往上溜,观众称这种情况为“溜腔”,后来就谐音定名“柳腔”。 在柳腔和茂腔的发展过程中,受流行于胶东地区的京剧和河北梆子影响较大,常有三个剧种同台“三合水”的机会。柳腔和茂腔大量吸收了他们的唱腔及表演程式,柳腔还曾经被当地观众称为“梆柳”。 向兄弟剧种学习,让柳腔和茂腔快速地摆脱原有的简陋,不仅丰富了唱腔、借鉴了戏衣行头的规制,而且丰富了剧目。柳腔和茂腔原来只有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后来也能演出《狮子楼》、《北平府》、《西岐州》等剧目,能适应这些戏中的武打等场面,说明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学习是受益匪浅的。 柳腔和茂腔的优秀传统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之说,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及《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 柔美清新 五音戏 五音戏,曾叫“五人戏”,是流行于济南、历城、章丘、周村、张店、博山等地的“西路肘鼓子”。 早期演出时,“五人戏”受秧歌花鼓影响很大,手臂摇鼓、扭动臀部,边唱边舞,甚是妩媚。戏班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一人兼操几件打击乐器,另外四人演唱。这样简陋的演出形式,当然也只能应付一些“三小戏”了。最有名的,就有一出《王小赶脚》。 1913年,以李德兴为首的“五人戏”戏班首先进入济南,在南岗子(新市场)演出。四年后,邓洪山(艺名鲜樱桃)也来到济南,与李德兴同台演出。两人都特别擅演中青年女人形象,表演细腻,感情充沛,二人珠联璧合,观众无不喜欢,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他们比女人更妩媚。再后来,高桂芳(艺名半碗蜜)和王焕奎(艺名自来喜)也来济南演出,李、邓、高、王四人被观众誉为肘鼓子戏的“四大名旦”。 1925年,山东督办张宗昌为母祝寿,在珍珠泉举办堂会。余叔岩、梅兰芳应邀演出。邓洪山前来献艺,演出了《王小赶脚》,自此,与梅兰芳结识。1934年底至1935年初,邓洪山率戏班到北京演出,齐如山出面请绘五音戏脸谱十余幅,还介绍戏班到四明露天剧场演出。梅兰芳则赠送古装戏衣、宝剑还资助一百大洋。 1935年,经当时齐鲁大学马彦祥教授介绍,邓洪山等赴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也许是方言语音的错讹,唱片公司赠送的锦旗上写的是“五音泰斗”,自此“五人戏”正式称“五音戏”,名播各地。邓洪山还将这次灌制唱片的报酬大洋六百六十余元,全部购置了戏衣、行头和头面。再登舞台,面貌已焕然一新。 此后,五音戏在济南等地常与梆子戏、化装扬琴、京剧等组成“五合班”甚至“六合班”,这些剧种对五音戏影响很大,互有受益。 1949年,邓洪山等在周村成立五音剧社,1950年又得到人民政府资助,邓洪山等把私有的戏箱行头也全部捐赠给剧社。 1950年,程砚秋率剧团曾到博山、周村演出,看过邓洪山的戏,还为五音戏演员说戏,并给予资助。之后荀慧生、尚小云、盖叫天等京剧名家,也都曾与邓洪山相互交流,切磋技艺。 五音戏扎根的淄博地区是蒲松龄的家乡。五音戏取材于聊斋故事的剧目不少,比较出色的有《续黄梁》、《墙头记》、《姊妹易嫁》、《胭脂》、《窦女》、《乔女》、《翠霞》、《云翠仙》等。 现在,《云翠仙》正冲刺十艺节。祝愿多情肘鼓子十艺节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