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杀是烟台人第五大死因 |
自杀年龄多集中在13-40岁,专家提醒青少年教育一定要在叛逆期前 | |
- 2013年09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9月8日讯(记者 宋佳 李大鹏) 10日是世界自杀日。据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公布的烟台市民死亡档案发现,自杀死亡位列第五大死因,自杀年龄多集中在13-40岁左右。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0%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毓璜顶医院心理专家门诊主任医师苏路侠介绍,不要以为自杀离生活很远。 在2012年,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2012年烟台市民死亡档案发现,自杀位列第五大死因,多数自杀年龄集中在13-40岁左右。据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分析,自杀集中的年龄段跨越较大,可分为年轻群体和中年群体。年轻群体可能多因学业压力、情感伤害等,中年群体自杀则多因生活、事业上的压力。 近几年,毓璜顶医院心理咨询专家门诊的门诊量,平均每年至少增长10%。“虽然不能完全见之于心理疾病患者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问题渐渐被重视。”苏路侠说,有的孩子还没有经历人生最美的时段就已经凋零,不仅带给家庭无法磨灭的痛苦,也让陌生人为之震撼。 对于仍然在痛苦中挣扎的青少年或者家长,苏路侠建议,尽快寻求心理辅导,并提醒家长朋友,青少年教育一定要在叛逆期前,也就是13岁前讲述应该承担的责任心,传授两性等相关教育。 新闻延伸 1 女孩4次自杀未遂,母亲都快疯了 相关链接 “平均每位自杀者至少会影响6人,一旦悲剧上演,对受影响的人来说意味着一种惩罚。”苏路侠解释说,曾有名女孩四次自杀未遂,母亲都快疯了。 今年19岁的小路被男友抛弃,因难以排遣内心伤痛,在去年选择吞食安眠药的方式自杀,被宿舍好友发现后送往医院,挽回一条生命。 母亲担心小路再做出傻事,日夜陪伴。但小路并未悔改,再次在学校割腕被救,现已休学在家。之后,小路又接连两次选择自杀。 据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分析,女性比男性更脆弱,自杀所占比例是男性的1.92倍。“可能与现代女性承受更多生活、工作压力有关,加之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不及男性有关。” 青少年寻求解惑 可打12355热线 2 接受心理干预的抑郁症患者不足1/10 据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大多数的自杀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一般情况下,抑郁症的程度越严重,自杀的风险越高。但是,“接受心理干预的抑郁症患者不足十分之一。”苏路侠说,前几年选择心理咨询的市民屈指可数,现在每天少也有十多人。 自杀的人多为内向、追求完美、钻牛角尖的人,“生活中一旦面临不尽人意的事情,很容易走上极端,所以不要太过追求完美。”专家介绍,想不开的时候,运动一下。“生命中遇到的坎,先把它放在那里,注视它,尝试推翻它、跨过它、绕过它。”苏路侠说,说不定哪天突然翻过后发现,它根本就不算坎。 3 自杀可以预防,做到“两多两少” 接近八成的自杀者在自杀前会给他人暗示,因此,一定要对此类问题保持敏感。“在发现对方有自杀念头,一定要给予充分的安慰、开导,采取干预,并及时介绍到心理干预门诊治疗。”苏路侠认为,自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应该远离抑郁症,苏路侠认为预防抑郁症的方法应该是“多社交、多运动、少思考、少刺激”。 多参加社交活动,有意识地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治疗抑郁的效果常常胜过药物。多参加户外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宣泄心中负面情绪。少想心烦的事情,可通过唱歌、跳舞、打扫卫生等分散注意力。少接受可能受到的刺激,遇到不适外界刺激,应及时开导处理,保持心情平静。 本报记者 宋佳 李大鹏 到9月11日,烟台12355青少年服务台重启将达半年时间,烟台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烟台市委为疏导青少年心理困惑、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搭建的以“12355”服务热线、网站等信息服务手段为依托的服务平台。 自3月11日起,烟台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重新启用即将半年,广大青少年朋友可继续拨打“12355”寻求解惑和帮助,心理咨询的服务时间为工作日周三至周五上午8:30至11:30;法律咨询时间为工作日周一至周四下午2:00至5:00。关于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的志愿者简介以及排班表等信息请关注烟台共青团网站(http://www.ytyouth.org),点击“烟台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图标,进入该服务版块。 2013年,共青团烟台市委为进一步做好我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工作,对原有电话线路进行了调整,并与烟台心康学校、烟台市光远律师事务所合作,邀请了数名专业的心理、法律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性专业咨询服务。 同时,欢迎具有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特长的专家加入到烟台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中来。法律咨询志愿者群:294795709;心理咨询志愿者群:294795610。 报名电话:0535-6651155 报名地址: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90号2号楼114室 本报记者 李大鹏 宋佳
| |